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和林格尔县:做好“三篇文章”,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05-25 12:33 来源:县发改委 点击量:

今年以来,和林格尔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首府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锚定在全市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高质量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以“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的奋斗姿态推动和林格尔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做强产业文章,深耕经济特色

保持定力,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自觉扛起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重大政治责任,举全县之力培育“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一是加快推动15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农业示范园区、贾国龙功夫菜超级中央厨房、燕京二期10万吨鲜啤、王记食品等项目投产达效,全力支持肉牛、肉羊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全面盘活鸿茅药酒闲置资产,推动长寿中药口服液项目建设;支持额尔敦公司总部落地、积极带动蒙羊公司转型发展,实现注册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三是推动宏福智慧农业产业园、食全食美、海鹏食品、嘉里物流等绿色食品加工及配套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打造完整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高端园区。

抓住重点,谋深谋细项目盘子。加快建设蒙牛乳业产业园,谋划布局中粮产业园,为项目落地打造高端平台。围绕蒙牛乳业产业园,一要“种好草”。围绕蒙牛优质饲草基地,建设万亩优质苜蓿草种植示范基地,助推企业提升优质饲草供给率。二要“养好牛”。支持以“爱养牛”“云养牛”为主体的乳业交易平台公司上市,积极给予优惠政策支持,配合推进企业上市前期办理工作,加大项目建设投入。三要“产好奶”。加快蒙牛八期(5G数字工厂)年产2万吨淡奶油生产线、蒙牛九期雅士利奶粉、合吉泰乳品、特康瑞高端乳品、圣牧低温乳品等乳产业加工项目建设。四要“建好链”。全力推动蒙牛全球智慧质量检测中心和草业研究、奶牛营养、奶牛育种、奶牛健康四大研究院落地建设,辐射带动乳制品加工、饲料生产、包装、销售、物流等上下游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助力首府从“中国乳都”迈向“世界乳都”。

围绕中粮产业园,一是谋划物流仓储项目。推进已引进的空港物流园京东物流项目落地建设。二是谋划包装、油类加工项目。在乳业开发区根据蒙牛、正大、西贝等项目需求,谋划布局嵌入式奶粉罐、餐食包装等项目;利用久鼎食品工厂进行改造升级,建设胡麻油、玉米胚芽油等植物油加工项目。三是谋划电商项目。依托新区获批的“国家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国家火炬计划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谋划建设电商平台品牌运营公司。委托内蒙古云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县级区域公用品牌,对全县农特产品生产、销售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形成农特产品资源库。

全员上手,聚心聚力抓好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倍增”行动,打好“外招、内引、承接”招商引资组合拳。一是组建专班。抽组成立以高峰县长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专班,下设洽谈对接研判组、调度推进组、数据综合统计组3个工作小组,凝聚最强合力,紧盯目标、精准发力,推进“招大商引大资”。二是以企招商。充分发挥和林县好企业、大企业多的作用,引导这些企业把上下游集聚效应发挥出来,让更多好项目在和林遍地开花。一季度共签约项目1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协议投资81.18亿元。三是比学赶超。坚持结果导向,建立科级、处级领导干部,乡镇、部门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资金正负面清单,每月集中进行“晾晒比”,形成全县上下大抓招商的鲜明态势。一季度,县处级领导带队外出考察拜访企业40家,接待来访考察企业54家。四是政策红利。安排财政预算一半以上资金用于支持企业的发展,让企业家放心来和林投资创业。积极兑现各项惠企政策,截至目前已兑付企业优惠政策资金3366万元。

做好城市文章,擦亮文明底色

聚集要素,坚持以产兴城。坚持因地制宜补短板、强弱项,搭建“产业+城镇+生态”的空间骨架,全力打造城市副中心。一是始终坚持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定位,以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行动为抓手,对低效用地企业通过扩建、引进新项目、收回土地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进一步理顺乳业开发区体制机制,推动现有82家企业达产达效、放量生产,为全市园区树标杆、做样板。二是将和林格尔新区、新机场片区与和林县发展“一体谋划、统筹考虑”,扎实搞好社会服务,在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到一次性投入,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做到统筹化使用,在产业项目谋划上做到数字、物流与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差异化引进,实现错位融合、互补发展,为打造国家“东数西算”北方算力中心、中国云谷、金融云谷、空港物流园区提供良好环境。三是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协调谋划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空港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落地、运行、管理、结算工作,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

涵养人文,坚持以文塑城。坚持科学规划城市文化空间,活化利用城市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精致打造城市文化地标,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内涵。一是支持盛乐博物馆申报3A级旅游景点;奥威年底完成游客服务中心、马文化博物馆展陈、岩画长廊建设;争取到位土城子遗址一期建设资金。二是筹办好首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魏论坛暨长城研讨会,邀请知名北魏历史专家、长城专家围绕扎实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为和林格尔县建设成为文化和旅游强县提供思路和方法。三是规划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包括以南山公园为代表的休闲游、以蒙牛等优质企业为代表的工业游、以白音陶海湿地等为代表的生态游、以绥南革命根据地等为代表的红色游、以土城子遗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等为代表的文化游等精品主题旅游路线,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构建全季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唯旗必夺,坚持以品创城。坚持向上向优对标对表,不断提高城市品质和群众满意度,以创建树形象、惠民生、促发展。一是巩固国家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全国科普示范县、自治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荣誉成果。二是全力开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品牌创建工作,重点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是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领域,不断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创建成果,今年计划实施民生项目29个,总投资34.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59亿元。

做实人的文章,彰显民生本色

加大投入,以完善的公共服务养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举、多解民生之忧,全力以赴加快重点民生工程建设进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布局上做好前瞻谋划,做到基础设施建设一次性投资,全面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地下管网、水冲厕所改造。今年改造老旧小区16个,惠及居民 631 户。二是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做好基层医疗机构改造升级和设备购置,年内盛乐卫生院建成投用,增加床位100张,同时加快盛乐养老院、霞光敬老院等项目建设。三是借助蒙牛、中粮、额尔敦等总部集聚优势,解决好人才创业扶持、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提升人口吸附力,提前做好承接30万人的各项准备工作,年内计划新建人才公寓一座。

加强合作,以优质的教育资源聚人。推进优质教育扩量均衡布局,充分发挥合作办学新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获得自身发展、人生出彩的机会。一是充分发挥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等高校集聚带动作用,支持呼和浩特市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推动新区一中、园区二小等具备招生能力的学校增加生源,加快一中初中部教学楼、第二小学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做好公共服务保障,打造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形成以学聚人的发展趋势。二是依托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继续深化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建筑学院等区内高校在教师培育、基础教育、特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为社会培养多层次、专技能的优质对口人才,建设全市乃至全区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三是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与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校签订“招生就业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实施“3+2”办学模式;与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地校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合作框架协议”。

加快步伐,以科学的统筹布局引人。通过城乡连接快捷便利、城乡服务科学供给、城乡生态优质共享,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让城乡生活一体融合、各有精彩。一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放宽城镇落户限制,促进人才和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入,确保让新落户人口与县域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二是加快县城周边川区城镇化步伐,吸引县内企业入驻开发,做到以产业聚拢人、吸引人。三是在南部山区积极推行“以老助老”“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为转移人口解决好后顾之忧。争取羊群沟乡互助幸福院食堂、浴室等配套设施投入建设,完善功能配置,动员组织75周岁以上南部山区特困人员到霞光敬老院集中居住,解决特困人员“吃、穿、住、葬”等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