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博物馆,陶片、瓷器、刀剑、钱币、瓦当、方砖...一件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在此相见,它们诉说着由春秋、战国、秦汉到魏晋、隋唐、辽金元这两千多年间的故事。虽来自不同历史时期,但他们却出土于同一个地方——土城子遗址。
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古城位于黄河北岸,是内蒙古黄河流域面积较大、保存较好、跨越历史年代最长的古城遗址,它牢牢的扼守着由关中地区、晋中地区通向漠北的交通要道,历朝历代都把此处当做重要的战略要地来经营。
战国时期,土城子遗址属于赵国的云中郡,称边城;汉朝为定襄郡,称成乐县;三国时期,拓跋鲜卑南下,在成乐城址上建立了北都,改称盛乐,北魏定都盛乐 ,后迁都平城(大同)定为国都,但仍然将盛乐城作为北都;到了唐代设立云州都督府,后来改为单于大都护府。
“我们现在看到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4平方公里的城垣,它的南北达到了2290米,东西达到了1450米,这个高大的城垣,面积巨大的城市,其实就是在唐代单于都护府的基础上建成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北疆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原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介绍到,唐代以后虽然没有大规模的营建,但是到了金代、辽代、元代,这个地区还有相应的行政建制。如:辽代丰州振武县、元代振武城。
追溯历史,此处城镇建制的历史长达2000余年,真正做到“城上有城 城下有城”,有游客打趣地称为“‘城城’叠叠的遗址”。
经过文物考古部门多年来的考古发掘,在古城外围共发掘了近3000座墓葬。出土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石器、漆器、铜钱等各类器物计万余件,这些器物自战国至清代,时代序列完整。
“从这些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到,中国北方地区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的巨大影响。那么由此还可以与土城子遗址城市建制相对应,相辅相成地印证了中国的北方黄河沿岸这一地带历史发展的真实状况,特别是反映了我们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陈永志说。
2017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开始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2022年纳入国家文物局保护、开发、利用,“十四五”规划当中。
“过去由于宝贝河及雨水冲刷自然形成了这样的城墙断面。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进行了土城子考古遗址公园的安防工程全覆盖。另外我们也对宝贝河畔河堤进行保护,防止河水二次冲刷城墙断面。2023年我们申报了土城子遗址公园的北城西城墙保护项目,今年就要实施这个项目。”和林格尔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赵强胜介绍到。
此外,按照2016—2030年土城子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将对宝贝河沿线中城文化断层、南城内发掘点、北城外墓葬区、城内已探明的城门进行展示,根据考古发掘成果对城内历史道路进行恢复,设计马道和自行车道,建设遗址现场展示馆和室外考古馆,全面系统推进土城子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揭示遗址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博物馆,陶片、瓷器、刀剑、钱币、瓦当、方砖...一件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在此相见,它们诉说着由春秋、战国、秦汉到魏晋、隋唐、辽金元这两千多年间的故事。虽来自不同历史时期,但他们却出土于同一个地方——土城子遗址。
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古城位于黄河北岸,是内蒙古黄河流域面积较大、保存较好、跨越历史年代最长的古城遗址,它牢牢的扼守着由关中地区、晋中地区通向漠北的交通要道,历朝历代都把此处当做重要的战略要地来经营。
战国时期,土城子遗址属于赵国的云中郡,称边城;汉朝为定襄郡,称成乐县;三国时期,拓跋鲜卑南下,在成乐城址上建立了北都,改称盛乐,北魏定都盛乐 ,后迁都平城(大同)定为国都,但仍然将盛乐城作为北都;到了唐代设立云州都督府,后来改为单于大都护府。
“我们现在看到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4平方公里的城垣,它的南北达到了2290米,东西达到了1450米,这个高大的城垣,面积巨大的城市,其实就是在唐代单于都护府的基础上建成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北疆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原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介绍到,唐代以后虽然没有大规模的营建,但是到了金代、辽代、元代,这个地区还有相应的行政建制。如:辽代丰州振武县、元代振武城。
追溯历史,此处城镇建制的历史长达2000余年,真正做到“城上有城 城下有城”,有游客打趣地称为“‘城城’叠叠的遗址”。
经过文物考古部门多年来的考古发掘,在古城外围共发掘了近3000座墓葬。出土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石器、漆器、铜钱等各类器物计万余件,这些器物自战国至清代,时代序列完整。
“从这些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到,中国北方地区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的巨大影响。那么由此还可以与土城子遗址城市建制相对应,相辅相成地印证了中国的北方黄河沿岸这一地带历史发展的真实状况,特别是反映了我们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陈永志说。
2017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开始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2022年纳入国家文物局保护、开发、利用,“十四五”规划当中。
“过去由于宝贝河及雨水冲刷自然形成了这样的城墙断面。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进行了土城子考古遗址公园的安防工程全覆盖。另外我们也对宝贝河畔河堤进行保护,防止河水二次冲刷城墙断面。2023年我们申报了土城子遗址公园的北城西城墙保护项目,今年就要实施这个项目。”和林格尔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赵强胜介绍到。
此外,按照2016—2030年土城子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将对宝贝河沿线中城文化断层、南城内发掘点、北城外墓葬区、城内已探明的城门进行展示,根据考古发掘成果对城内历史道路进行恢复,设计马道和自行车道,建设遗址现场展示馆和室外考古馆,全面系统推进土城子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揭示遗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