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新媒体
    政务新媒体

    政务微信

    和林信访

    和林信访

  • 蒙古文版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奔县”去!和林格尔这个“宝藏县城”藏不住了!

发布时间:2024-11-21 16:56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来和林格尔县,品什么?

品深厚的文化底蕴!

来和林格尔县,看什么?

看独特的山水风光!

来和林格尔县,品什么?

说到和林格尔

这座千年古城

历史脉络清晰完整

文化印记从未间断

盛乐博物馆

以鲜卑历史文化为主题

为全区十大特色博物馆之一

是了解北魏时期文化与历史的窗口

有馆藏文物947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件

共3个展厅

在这里,通过翔实的文物实物资料

了解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直至

近代和林格尔的历史演变进程

新石器时代标志性器物——石斧

新石器时代标志性器物——石锛、石杵

在东汉护乌桓校尉壁画墓复原陈列展厅

通过丰富的壁画内容

感受东汉时期各民族文明交往

与民族交融的历史印记

历年来盛乐古城考古挖掘的文物珍品汇集于此

呈现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如镇馆之宝

——金花银碗、元绿釉刻花瓷碗、角抵瓦当等文物

镇馆之宝——角抵瓦当

镇馆之宝——金花银碗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又名盛乐古城)

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规模4平方公里

遗址时代为春秋—辽金元时期

(图为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保护区划图)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地处

土默川平原南部山口要冲地带

城南宝贝河环绕,南、北、中三个不同时期的城址相互叠压构成

总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

形成其宏大的古代城址景观和历史氛围

极具艺术感染力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及周边区域

出土了众多精美的文物

这些器物及建筑构件

在造型艺术、雕刻艺术、装饰艺术方面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显示出其地域多种艺术交融的特色

和林格尔货币文化馆

每一位来访者

来到和林格尔货币文化馆

都能在这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金融之旅

馆内精心选取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数千枚货币

从商周的贝币到秦汉的方孔圆钱

再到晚清民国时期的机制币

馆内琳琅满目的实体货币以文化形式展现出来

展示了中国货币文化的博大精深

先秦时期布币  

唐代开元通宝

中华钱币坛

在和林格尔县

还有一处可以了解货币文化的好去处

——大南山旅游园区的中华钱币坛

中华钱币坛

是国内唯一一处

以中国历代金属货币的悠久历史和

独树一帜的货币文化为载体

打造的特色旅游景点

这里由108枚仿真石刻货币组成

和林格尔剪纸

和林格尔剪纸

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

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纸文化遗存之一

《妙音回春》

通过千百年传承

和林格尔剪纸在内容表现上

多以“鱼咬莲花”“娃娃坐莲”

“对马捧寿”“草原五畜”等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融合

具有不可替代的民俗学、艺术学、美学、

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多学科人文历史价值

2003年3月,和林格尔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8年,剪纸(和林格尔剪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8年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中国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来和林格尔县,看什么?

山水“环抱”历史

和林格尔县做好山水“文章”

持续深化文旅融合

和林格尔南山公园

被誉为“中国最大的亭文化景观园林”

也是华北地区最大芍药观赏基地

每逢初夏时节

芍药园内绯云一片、云霞万朵

置身花海,漫步芍药园

阳光下芍药花翘立枝头端庄艳丽

美不胜收

宝贝河生态文化公园

位于和林格尔县境内的宝贝河

每年初春和深秋

大天鹅、鸿雁、黑鹳、反嘴鹬等

几十种北飞的候鸟都在这里停留一个多月

观鸟、爱鸟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

宝贝河穿城而过

为实现游山、玩水、穿林、观鸟一站式打卡

和林格尔县打造了

依山傍水、连湖带水的

宝贝河生态文化公园

和林格尔县石咀子水库

今年深秋时节

和林格尔县石咀子水库迎来

大批候鸟歇脚“打卡”

随着石咀子水库清淤工程的完成

石咀子水库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安静舒适的栖息环境

使来此停歇的候鸟种类和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白二爷沙坝

白二爷沙坝位于和林格尔县境内

40年前

这里是一片黄沙肆虐的荒原

寸草不生

如今

白二爷沙坝

在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实施下

由沙漠变为绿洲

绵延的新绿尽收眼底

这里从昔日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

12万亩沙地

到如今超七成植被覆盖的山丘

治沙人用40年的躬耕不息

诠释着对“防沙治沙”的坚持

绘就了一片绿色奇迹

现在

这里在逐步探索

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的发展新模式

时值初冬

宝贝河畔层林尽染、虽寒犹暖

石咀子湖碧水如镜、候鸟成群

南山公园山影如黛、色彩斑斓

白二爷沙坝金色与火红交织

和林格尔治愈系生态美景

值得你奔现


今年以来,和林格尔县着力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围绕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按照“山上提标、山下扩面,上山观景、下山看馆”的思路,实施南山景区提标改造、宝贝河生态治理、北疆文化教育研究基地、水文化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宜居宜游和美县城。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保存 关闭
  • 中国政府网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
  • 呼市旗县区网站 呼市旗县区网站
    赛罕区 玉泉区 回民区 新城区 武川县 清水河县 托克托县 土默特左旗
  • 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党政机关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奔县”去!和林格尔这个“宝藏县城”藏不住了!
发布时间:2024-11-21 16:56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来和林格尔县,品什么?

品深厚的文化底蕴!

来和林格尔县,看什么?

看独特的山水风光!

来和林格尔县,品什么?

说到和林格尔

这座千年古城

历史脉络清晰完整

文化印记从未间断

盛乐博物馆

以鲜卑历史文化为主题

为全区十大特色博物馆之一

是了解北魏时期文化与历史的窗口

有馆藏文物947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件

共3个展厅

在这里,通过翔实的文物实物资料

了解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直至

近代和林格尔的历史演变进程

新石器时代标志性器物——石斧

新石器时代标志性器物——石锛、石杵

在东汉护乌桓校尉壁画墓复原陈列展厅

通过丰富的壁画内容

感受东汉时期各民族文明交往

与民族交融的历史印记

历年来盛乐古城考古挖掘的文物珍品汇集于此

呈现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如镇馆之宝

——金花银碗、元绿釉刻花瓷碗、角抵瓦当等文物

镇馆之宝——角抵瓦当

镇馆之宝——金花银碗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又名盛乐古城)

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规模4平方公里

遗址时代为春秋—辽金元时期

(图为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保护区划图)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地处

土默川平原南部山口要冲地带

城南宝贝河环绕,南、北、中三个不同时期的城址相互叠压构成

总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

形成其宏大的古代城址景观和历史氛围

极具艺术感染力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及周边区域

出土了众多精美的文物

这些器物及建筑构件

在造型艺术、雕刻艺术、装饰艺术方面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显示出其地域多种艺术交融的特色

和林格尔货币文化馆

每一位来访者

来到和林格尔货币文化馆

都能在这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金融之旅

馆内精心选取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数千枚货币

从商周的贝币到秦汉的方孔圆钱

再到晚清民国时期的机制币

馆内琳琅满目的实体货币以文化形式展现出来

展示了中国货币文化的博大精深

先秦时期布币  

唐代开元通宝

中华钱币坛

在和林格尔县

还有一处可以了解货币文化的好去处

——大南山旅游园区的中华钱币坛

中华钱币坛

是国内唯一一处

以中国历代金属货币的悠久历史和

独树一帜的货币文化为载体

打造的特色旅游景点

这里由108枚仿真石刻货币组成

和林格尔剪纸

和林格尔剪纸

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

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纸文化遗存之一

《妙音回春》

通过千百年传承

和林格尔剪纸在内容表现上

多以“鱼咬莲花”“娃娃坐莲”

“对马捧寿”“草原五畜”等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融合

具有不可替代的民俗学、艺术学、美学、

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多学科人文历史价值

2003年3月,和林格尔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8年,剪纸(和林格尔剪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8年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中国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来和林格尔县,看什么?

山水“环抱”历史

和林格尔县做好山水“文章”

持续深化文旅融合

和林格尔南山公园

被誉为“中国最大的亭文化景观园林”

也是华北地区最大芍药观赏基地

每逢初夏时节

芍药园内绯云一片、云霞万朵

置身花海,漫步芍药园

阳光下芍药花翘立枝头端庄艳丽

美不胜收

宝贝河生态文化公园

位于和林格尔县境内的宝贝河

每年初春和深秋

大天鹅、鸿雁、黑鹳、反嘴鹬等

几十种北飞的候鸟都在这里停留一个多月

观鸟、爱鸟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

宝贝河穿城而过

为实现游山、玩水、穿林、观鸟一站式打卡

和林格尔县打造了

依山傍水、连湖带水的

宝贝河生态文化公园

和林格尔县石咀子水库

今年深秋时节

和林格尔县石咀子水库迎来

大批候鸟歇脚“打卡”

随着石咀子水库清淤工程的完成

石咀子水库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安静舒适的栖息环境

使来此停歇的候鸟种类和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白二爷沙坝

白二爷沙坝位于和林格尔县境内

40年前

这里是一片黄沙肆虐的荒原

寸草不生

如今

白二爷沙坝

在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实施下

由沙漠变为绿洲

绵延的新绿尽收眼底

这里从昔日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

12万亩沙地

到如今超七成植被覆盖的山丘

治沙人用40年的躬耕不息

诠释着对“防沙治沙”的坚持

绘就了一片绿色奇迹

现在

这里在逐步探索

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的发展新模式

时值初冬

宝贝河畔层林尽染、虽寒犹暖

石咀子湖碧水如镜、候鸟成群

南山公园山影如黛、色彩斑斓

白二爷沙坝金色与火红交织

和林格尔治愈系生态美景

值得你奔现


今年以来,和林格尔县着力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围绕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按照“山上提标、山下扩面,上山观景、下山看馆”的思路,实施南山景区提标改造、宝贝河生态治理、北疆文化教育研究基地、水文化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宜居宜游和美县城。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