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50123460947537E/2024-00001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机构 | 农牧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3-11-07 | 公文时效 |
2023年,全县农牧业农村工作以县委十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十六届二次人代会议精神为指导,紧扣“奶牛、羊、生猪、草、菜”五大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建设自治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己任,认真落实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农村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各项工作推进顺利。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种植业方面:一年来广大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和全县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及时到位,加之备耕措施准备充分,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加,据农情统计,2023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30.65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01.17万亩,分别是玉米77.81万亩,豆类及其它粮食作物23.36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4.12万亩;青贮玉米及其它作物种植面积为25.90万亩,粮食产量预计35万吨。
——养殖业方面:据农情统计,全县牲畜存栏88.4万(头只),其中奶牛10.7万头,羊44.3万只(其中奶山羊4.3万只),生猪30.7头。牲畜出栏总数74.9万头只,肉类产量5.64万吨,奶类产量45.8万吨(牛奶44.2万吨)。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牧业七项重点工作
1、奶牛产业 全县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31处、奶牛存栏10.7万头、日产鲜奶1220吨。今年建设正缘4万头奶牛养殖园区,目前正缘一牧、二牧、三牧全部建成,养殖奶牛12600头;正缘四牧场正在建设。新建规模化牧场正缘第二牧场和第三牧场,已投入养殖,目前养殖奶牛7500头,日产奶12吨。一是正缘4万头奶牛养殖园区建设项目。正缘公司投资建成第一牧场,位于舍必崖乡小甲赖村,项目占地583.21亩,建设规模10000头。总建筑面积199520.56平方米。该牧场于2022年8月份已投入养殖,由和林格尔现代正缘农牧业有限公司租赁养殖,养殖奶牛5100头,日产鲜奶25吨。正缘公司投资建成的第二、三牧场,位于舍必崖乡小甲赖村,项目占地1260.90亩 ,总建筑面积403139.66平方米 ,建设规模2万头。目前已全部建成,由嘉立荷(内蒙古)牧业有限公司租赁,现养殖奶牛5400头。正缘四牧项目占地495.35亩,总建筑面积172909.57平方米,目前青贮窖、饲草料库及办公楼已基本建成,正在牛舍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内蒙古蒙德隆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万头牧场建设项目。位于舍必崖乡什八台村,占地面积970亩,建设规模1万头牧场,2022年投资1亿元,建成3栋大型泌乳牛舍、转盘奶厅、青贮平台等基础设施。目前养殖奶牛3500头,日产鲜奶35吨。三是为牛牧业奶牛牧场建设项目。位于舍必崖乡什八台村,占地面积220亩,投资1.2亿元,建成牛舍14栋,挤奶厅、青贮窖等配套设施全部建成,养殖奶牛3200头,日产鲜奶30吨。
2、生猪产业 正大集团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乡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28.5亿元 ,建设12000头育肥场9个,总建筑面积118910平米,洗消中心1个,建筑面积2000平米,配套相关附属设施。目前建设4座育肥场,育肥1场、2场、3场全部建成并投入养殖,4场计划明年完工。
3、奶山羊产业 盛健集团租赁奶山羊养殖场6处,奶山羊存栏4.3万只,日产羊奶45吨。今年加快盛健黑麻洼5万只奶山羊规模化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已建成30栋奶羊舍、挤奶厅、草料棚等基础设施,养殖奶山羊2300只。配套赛诺种羊场全部建成,养殖奶山羊1200只。
4、牧草基地 今年市下达我县燕麦草种植0.5万亩、新增苜蓿草1万亩种植任务,实际完成苜蓿草2829亩,燕麦草种植5130亩。
5、蔬菜基地建设 按照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继续抓好设施蔬菜建设及露地蔬菜生产工作。今年我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实施万亩露地蔬菜种植项目,种植大葱、西兰花等14个品种的露地蔬菜1.04万亩。引进北京宏福集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33万平方米蔬菜日光智慧温室。派驰产地收储加工集配中心等蔬菜深加工项目顺利建设。
6、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是继续完善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续工作,4月中旬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全部竣工。并组织相关专家对2022年度项目进行了初步验收。二是接受自治区农牧厅专家组对我县2019—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百日行动”的检查,检查通过实地查看、测量、内部资料查看等方式进行,我局对检查组提出的反馈信息及时督促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整改,5月10日前反馈信息已全部整改完成,三是继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工作,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设施设备移交到乡镇村委会并由村委会进行后期管护。
7、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和林格尔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现代农业要素集聚为前提,三产融合发展为条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资金共计7000万元,产业园重点建设21个项目,已完成招投标项目4个、近期开工,即:农业大数据平台、公用品牌建设、草奶检测体系,该3个项目选址在蒙草草博园;另外草业加工厂在盛乐镇台基营村建设,招投标工作已完成,正在办理征地手续和立项。已开工项目6个,即:智慧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智慧实验室建设项目、奶产品精深加工厂提升项目,该3个项目在乳业开发区开工建设;生态牧场项目在舍必崖小甲赖村开工建设;饲草加工基地项目、饲草植物工厂项目在盛乐镇一家村草都草牧业园区建设。
(二)十项惠农项目实施情况
1、国家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 2023年9家奶牛牧场工程及设备完成70%,总投资2757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1360万元,已验收7家,还有2家正在实施中。2024年初步选定4家企业申报实施该项目(禾华公司、犇腾12牧、艾林马群沟牧场、现代草业),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计划争取中央财政1000万元。
2、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 县发改委已下达中央预算投资计划,总投资3469万元,初步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农牧厅已批复,目前已开工,在自治区政府网进行招标。
3、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2023年下达资金245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02万元、内蒙古自治区150万元)。3月份开始受理并进行核验机具,抽组6名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农户,对每台机具进行了回访核实,对享受政策的各类型机具见面率达95%以上,有效堵塞了工作漏洞,提高了项目实施质量。第一批兑付资金1403.257万元,涉及农户699户,动力机械555台非动力380台。第二批兑付639.532万元,动力机械295台、非动力机械458台,涉及农户541户。
4、各类粮食补贴项目 按照县财政局相关工作要求,我局积极制定工作方案并召开各乡镇分管领导调度会,按时高质量完成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789.17万元,涉及农户3.63万户;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种粮补贴面积139.1万亩,补贴资金521.86万元;生产者补贴发放3080.8858万元,涉及农户3186户。
5、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 今年上级下达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2.2万亩,该项目与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和玉米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相结合统筹推进实施。今年实际完成套种种植面积2.2279万亩,各种补贴资金累计补贴标准为339.24元/亩,共计发放补贴资金755.8万元,该项目在我县推广初见成效。
6、绿色高质高效项目 今年的玉米绿色高质高效项目依然采取集中采购优质玉米种子并免费提供给示范户种植的方式来实施,共计完成推广示范面积56824亩。
7、优质高效増粮示范项目 示范区选择基础条件好、相对集中连片种植地区巧什营镇徐沟窑村作为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示范区1000亩左右,示范区建设标准为每亩300元,共辐射带动周边1万亩,示范区于2023年5月6日开始种植,5月10日全部完成种植任务,10月8日完成收获。示范区为单元推行“三区”建设,建设技术攻关区、评比展示区、示范推广区3个区域,按今年农资均价计算,我县玉米生产全过程平均亩投入732元,相对于传统种植每亩节约成本92元,节约成本率12.6%。县农牧局于2023年8月17日、9月1日组织了2次全县各乡镇的农技推广人员及示范户共120多人进行了现场观摩,两次现场观摩都邀请了市农牧局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科郭旭科长及粮油科科长刘先芬等领导参加。
8、基层农技推广项目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在岗率超过 90%,每个基层农技人员指导服务农牧业科技示范主体达到5个,包括化肥减量增效试验、无膜浅埋滴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套种、水肥一体化、推广加厚地膜使用及引进优质种羊6项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农牧业生产,农牧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依托农牧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建设了2个长期稳定的农牧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即呼和浩特蒙益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众欣农牧业有限公司;每个基地试验示范 2 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模式,共完成了3次250名科技人员参加的观摩培训,学习观摩使其成为集示范展示、技术指导、农民培训等多功能、综合性的农牧业技术示范服务平台。
9、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 采取招标方式由第三方中标机构内蒙古博锐信息技术培训学校完成培训工作,县政府派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监督、指导工作。4月7日-12日赴山东外出观摩培训,考察寿光市信阳五色土生物科技肥业有限公司、三朱元村、寿光蔬菜物流产业园、一边倒果树研究所、沃华农业科技园等。培训对象以种、养、加大户为重点,并抓好后续跟踪及技术服务,切实提高培训实效。我县制定了《2023年和林格尔县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实施方案》,目前筛选228名学员,11月25日开始培训。
10、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试验示范项目 我县今年承担全市“看禾选种”项目中的杂粮杂豆平台建设任务,为了做好该项工作,我局积极落实地块,在城关镇榆西夭村建立杂粮杂豆看禾选种平台一处,集中展示杂粮杂豆品种30余个,举办各类规模现场观摩会5次,接待参观人数500余人,起到了很好的推广示范效果。
(三)农村社会事业和经营管理
1、在农村经营管理方面 一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及经营权流转。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在“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并办理相关手续进行备案,据各乡镇统计已流转面积35.4万亩。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目前为止,全县9个乡镇涉农街道办事处、村级、乡镇档案已全部入库。截至目前,全县共确权118万亩,涉及农户36752户,全县土地流转面积87625.74亩,涉及农户5335户,其中有备案的流转面积为59923.04亩。签订流转合同415份,现阶段招标的一个维护公司正在解决多年遗留问题。三是村级财务管理。围绕“会计人员专业化、财务收支标准化、财务监督规范化、财务民主公开化”这一目标和要求,切实规范和提高我县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积极指导督促各乡镇、园区按时完成了“阳光三务”村级财务公开工作。5月下旬,财政局、审计局、农牧局抽调工作人员组成3个审计小组,对全县9个乡镇148行政村2021-2022年村“两委”干部届中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审计工作现已全部完成。四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及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等工作。已界定确认70409户、已界定确认180017人为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股权量化经营性资产总额3873.64万元,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50个,股权证已全部发放。并对全县150个行政村的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固定资产等全面进行了清理,在网报系统审核无误后已上报至市级业务部门。五是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进一步做好全县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工作,全县合作有19家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共配有拖拉机、播种机、收获机、无人机等机械360台,为深耕、播种、植保、机收4个环节提供保障,每台机械都装有GPS ,为核实服务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2、在扶贫小额信贷方面 扶贫小额信贷项目于2022年3月移交到县乡村统筹发展中心。截至2023年10月,经过对人员信息筛选、电话访问、实地走访,本年度累计摸排出有贷款意愿30户,已发放贷款21户95.4万元,已办理手续等待发放贷款9户43万元,现有贷款存量42户187.9万元。为做好小额信贷管理工作,我们制定了《和林格尔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贷后跟踪机制,确保贷款“放的出、收的回、有效益”,真正发挥小额信贷作用。
3、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自3月份开始,县农牧局组织开展常态化摸排整改督查行动13次,共摸排农村户厕 20169 户,摸排率100%,发现问题户厕68户,整改完成68户,全部验收。9月份在组织摸排过程中,各乡镇开展农村户厕使用率、满意度调查,共调查改厕户20169户,存在问题的户厕68户,户厕合格率99.7%;群众满意户厕20165户,满意率达到99.9%,正常使用的户厕20029,使用率达到99.3%。严格开展新建户厕质量抽查及厕具产品质量抽检,建立县级监管、乡镇 牵头、服务机构运营的管护模式,形成“乡镇-服务机构-村委会”三级管护网络。统一购置了大型吸粪车6辆、小型吸污车66辆。拟在盛乐镇、舍必崖乡、大红城乡建设地下三格式粪液粪渣处理站,由相关乡镇规划设计进行实施,竣工后县级部门会同相关乡镇进行验收。农村户厕管护共投入资金936.4 万元,其中用于购置吸粪车资金 342.87万元、拨到乡镇户厕用于户厕维修清掏资金455.4万元、地下三格式粪液粪渣处理站资金 120万元、设计、培训资金等其他资金 18.12万元,资金支付率达到 94.2%。
(四)其它业务工作
1、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 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快速发展,重点支持制度建设、管理规范、劳动力强的合作社示范社和市级示范家庭的牧场。2023年成功申报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自治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市级家庭农牧场10家,新批复县级家庭农牧场40家。截止2023年底,我县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家,国家级合作社4家、自治区级27家、市级25家。
2、农牧业综合执法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在农牧业综合执法方面,按照《2023年“绿箭护农”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共出动执法车辆245台(次),执法人员78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500多份,检查农牧业经营场所234家,立案13起,结案12起;另有一起未结案件为不合格种子申请复检,现未出复检结果,案件中止调查中。涉及种子案件3起,动监案件1起、肥料案件3起、农机案件1起、兽药案件2起,饲料案件1起,渔业案件1起,罚没款共计达63520元,已全部上缴至和林格尔县财政局专户。在全市一年一度的案卷评比中,《李敬喜销售未取得登记证的肥料产品案》荣获全市二等优秀案卷。同时《内蒙古为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按照规定处理病死动物案》(和农牧(动监)罚〔2022〕09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度全国农业行政处罚优秀案卷(2022年度全国共评选出优秀案卷49卷,其中内蒙古自治区3卷)。受理群众来电来访15起,呼和浩特接诉即办案件10起,立案4起。与和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双随机联合检查4次;与和林格尔县人民检察院开展联合执法检查6次,与和林格尔县公安局环食药大队联合执法检查3次,与市、县交通海事部门联合执法检查1次。二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级部门对我县畜禽、生鲜乳、鱼类、果蔬类飞行抽样60批次、例行抽样462批次、监督抽样384批次;兽药类抽样43批次,全部合格;和林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胶体金快速筛查750批次,乡镇快速筛查800批次,全部合格。三是培育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2023年和林格尔县认证有机产品企业内蒙古盛健农牧业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羊乳产品一个、全脂乳粉三个,共四个产品。截至目前,名特优新农产品和林亚麻籽油、和林亚麻籽、和林燕麦等17个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呼和浩特市共有62 个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中和林格尔县有17个名特优新农产品(两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信息平台公示中),名特优新产品总数暂居呼和浩特市第一。“两品一标”认证企业共13家,产品73个。其中绿色农畜产品认证企业6家,产品26个;产品主要涉及蔬菜、水果、亚麻籽油、胡麻油等;有机产品认证企业10家、产品47个,主要涉及沙棘制品、奶制品、亚麻籽油、鱼等。四是开展动物检疫监督及产地检疫工作。我县现有产地检疫报检点2个。截至目前,全县产地检疫共检生猪40.2622万头;牛2.249万头;羊1.1548万只,出证6766张。屠宰检疫生猪产品3.14万吨,0.3万吨,出证42687张。屠宰检疫生猪产品3.14万吨,0.3万吨,出证42687张。五是动物疫病检测和流调工作情况。共检测猪、牛、羊血清共468份、鸡血清180份,并对全县9个乡镇(园区)的35个规模养殖场、 2000多户进行了流调,共流调牛7.6万头、羊17万头、猪50.8万头、鸡127.8万羽,未发现重大动物疫病。六是继续抓好“瘦肉精”抽检和屠宰场非洲猪瘟检测工作。“瘦肉精”共检测尿样9739份,非洲猪瘟检测24726份,全部为阴性。对52家规模养殖场从防疫、“两病”监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消毒、检疫报检、兽医人员资格、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 ,排除隐患。对3家定点屠宰场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
3、植保土肥及病虫害防控工作 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方面 抽调5名业务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测报员,专门从事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从3月下旬至今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及主要病虫发生期间,经常深入田间认真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情况,发现危害性大的病虫及时与有关乡镇对接,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控制危害。截至现在共印发病虫情报3期,发放病虫防治资料700份。
4、耕地质量建设方面 2023年和林格尔县耕地质量监测点20个,每个监测点占地5亩,监测点种植作物全部为玉米。从4月初开始布局、规划,播种从4月20日开始,到5月11日全部播种完毕。其中国家级监测点2个,自治区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8个,按照要求,每个监测点设5个处理,分别是常年不施肥、当年无肥区、常规施肥区、有机肥+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常规施肥。
5、农机安全工作 一是牌证照管理发放情况。共完成拖拉机注册登记401台、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62台,举办驾驶员培训班2期,新考驾驶员83人,年度检验拖拉机426台、联合收割机台62台。二是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检查组共出动宣传车3辆,组织农机执法人员15人,发放农机安全生产宣传资料2000余份,通过检查排除农机安全隐患20余起。上报工作信息14条,深入乡村道路、农机作业场所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266人次,与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377份,发放整改通知书105份,张贴农机安全反光条400条,发放农机安全手册354多份,和农机手建立起1个共270多人的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微信群,另外,深入企业隐患排查2家,发现隐患18条,限期整改18条,整改率100%。到现在为止,无一例重大农机事故发生。政务窗口的农机业务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6、积极落实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 今年我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任务是加厚地膜推广任务7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任务1.5万亩,经过认真研究部署,通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与玉米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相结合,并免费配套玉米种子,通过多种努力,今年完成加厚地膜推广使用41824亩,完成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使用15000亩。通过项目实施引导推动全县加强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工作。
7、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非洲猪瘟防控情况。继续加强对所有养猪场户进行非洲猪瘟消毒流调、排查。累计排查养猪场户7.9万多户次,排查生猪16万多头次。同时对正大公司3个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3个养殖小区进行日常检测,委托第三方监测血样1.1万份,中心检测血清和口鼻拭子各60份,环境样品24份,全部为阴性。二是秋防工作完成情况。秋防免疫羊口蹄疫10.9167万头,羊三联4.9578万头,小反刍兽疫4.1685万头,猪口蹄疫0.8397万头,猪瘟0.2334万头,猪兰耳病0.1622万头,鸡新城疫3.1251万头,狂犬病0.1259万头,犬驱虫0.5083万头,羊布病M-90疫苗8.523万头。
8、耕地深松任务完成情况。2023年下达我县深松整地补助任务8万亩,2022年未完成1.65万亩。按照我县深松整地实施方案,深松整地共涉及9个乡镇(园区)150个行政村。截止2023年11月6日,全县共计完成作业面积9.91万亩,合格面积9.82万亩,合格率达到90.2%。已核查可兑付深松作业面积9.66万亩。可兑付补助资金241.4万元元。
三、2024年重点农牧业农村工作计划
2024年全县农牧业农村工作以提质增效、创新驱动为指导,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及自治区、市、县农业农村工作部署,继续强化粮食生产、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在农牧业工作方面
一是坚决守住粮食生产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坚守耕地红线和质量底线,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万亩以上,为稳粮夺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全县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不低于95%,推广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控肥增效—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全面落实耕地污染防治办法,实施化肥减量使用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高效节水节肥设备。我县2024年新立项拟建的高标准农田共计4.85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3.2万亩、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65万亩,中央、自治区补贴2473元/亩,共计11994.05万元,盐碱地改造1万亩,每亩补助3800元,共计补贴3800万元,全部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推广滴灌、喷灌节水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大力推广水溶肥、叶面肥。
三是继续抓好设施蔬菜及露地蔬菜的建设和生产工作。以多种措施加大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大棚的投产比例,提高蔬菜生产能力,积极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对现有基地进行盘活。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明年计划30000亩以上露地蔬菜基地建设,一要加大“菜七条”项目宣传力度,及时兑付补贴资金,市政府露地每亩地补贴400元,计划补贴资金1200万元。二要做好露地菜种植计划,积极引进山东、河南、乌兰察布露地菜企业客商,同时做好露地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三要引进蔬菜深加工厂,通过加工环节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明年露地菜的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四要在大唐药业的东面建设农畜产品加工园区,总投资1.49亿,建设9个厂房、10号库冷藏库4200平方米,11号库为冷冻库1296平方米,生产车间配套用房4593平方米。同时蔬菜种植合作社准备配套建设蔬菜冷藏保鲜库4座。五要出台蔬菜价格保险,有效降低市场风险,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四是推进乳业振兴行动各项计划落地。加快牧场标准化建设和优质牧草规模化种植,推进奶牛、奶山羊、生猪、饲草基地建设及标准化生产。2023年,有8家规模化牧场实施,中央资金1360万元。2024年,在禾华公司、现代草业、犇腾12牧、艾林马群沟牧场4家奶牛牧场实施,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争取中央财政1000万元。在数字牧场建设上,主要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牛舍改造,牧草数字化、信息化设施建设配套,促进智慧牧场建设,总投资3469万元,中央资金2000万元,正在编写初步设计方案,下一步重点进行招标开工建设。和林县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该项目目前正在筛选100-3000头规模的中小型八家牧场实施,中央资金340.52万元。
五是继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未开工的11个项目,涉及奶牛基地建设等3个项目、牧草基地2个,另外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项目、乳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微生物菌株保存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2024年将落实项目选址及时开展招投标等工作,力争项目全部开工,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六是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一要继续落实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应用、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应用和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化肥使用上配方肥推广和水肥一体化应用大面积递增,实现化肥减量、农药减量的目标。大力推广玉米优势品种和密植精准调控、无膜浅埋滴管、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0多万亩。二要积极推进地膜回收,培育一批回收利用大户和企业,使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形成以机械捡拾为主,人工捡拾为辅,全面提升地膜的回收率,减轻残膜对耕地的污染。三要加大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力度,认真落实各项秸秆补贴措施,大力开展秸秆打捆、离田、深翻力度。采取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等措施,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四要加大粪污资源化利用。逐步加大有机肥取代化肥,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增多,粪肥资源增加,统防统治面积和绿色防控面积增加。五要实施耕地轮作。我县拟实施耕地轮作面积8万亩,补助对象是实际生产经营者,补助标准为每亩150元,争取资金1200万元。
(二)在农村工作创新方面
一是大力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规范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壮大服务组织生产能力入手,更好地解决小农户在耕、种、防、收等环节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二是切实抓好农村社会事业重点任务落实。继续加大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的规范指导力度,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按照监测户和边缘户信贷需求,持续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健康有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基本实现管理制度健全,组织运行规范,财务社务管理透明;积极组织我县家庭农牧场申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同时着力提高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惠农项目方面
一是切实加强各类惠农补贴发放工作,重点对地力保护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玉米大豆马铃薯种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进行监督管理,要求各乡镇行政村及时如实申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二是完成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目标任务,组织技术员为示范户开展种养殖业技术指导,为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以提高农户单产,加大示范效果。
(四)动物疫病防控方面
扎实开展全年春防、夏防、秋防等工作,在抓好集中免疫和免疫抗体效价监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规模养殖场常年按程序免疫、散养户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相结合的办法,重点疫病防治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免畜禽密度达到100%。重点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加强乡村动物防疫员和公路动物卫生检查站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养殖户排查力度,强化动物出栏产地检疫和定点屠宰监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索 引 号 | 11150123460947537E/2024-00001 |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机构 | 农牧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3-11-07 |
公文时效 |
2023年,全县农牧业农村工作以县委十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十六届二次人代会议精神为指导,紧扣“奶牛、羊、生猪、草、菜”五大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建设自治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己任,认真落实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农村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各项工作推进顺利。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种植业方面:一年来广大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和全县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及时到位,加之备耕措施准备充分,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加,据农情统计,2023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30.65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01.17万亩,分别是玉米77.81万亩,豆类及其它粮食作物23.36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4.12万亩;青贮玉米及其它作物种植面积为25.90万亩,粮食产量预计35万吨。
——养殖业方面:据农情统计,全县牲畜存栏88.4万(头只),其中奶牛10.7万头,羊44.3万只(其中奶山羊4.3万只),生猪30.7头。牲畜出栏总数74.9万头只,肉类产量5.64万吨,奶类产量45.8万吨(牛奶44.2万吨)。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牧业七项重点工作
1、奶牛产业 全县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31处、奶牛存栏10.7万头、日产鲜奶1220吨。今年建设正缘4万头奶牛养殖园区,目前正缘一牧、二牧、三牧全部建成,养殖奶牛12600头;正缘四牧场正在建设。新建规模化牧场正缘第二牧场和第三牧场,已投入养殖,目前养殖奶牛7500头,日产奶12吨。一是正缘4万头奶牛养殖园区建设项目。正缘公司投资建成第一牧场,位于舍必崖乡小甲赖村,项目占地583.21亩,建设规模10000头。总建筑面积199520.56平方米。该牧场于2022年8月份已投入养殖,由和林格尔现代正缘农牧业有限公司租赁养殖,养殖奶牛5100头,日产鲜奶25吨。正缘公司投资建成的第二、三牧场,位于舍必崖乡小甲赖村,项目占地1260.90亩 ,总建筑面积403139.66平方米 ,建设规模2万头。目前已全部建成,由嘉立荷(内蒙古)牧业有限公司租赁,现养殖奶牛5400头。正缘四牧项目占地495.35亩,总建筑面积172909.57平方米,目前青贮窖、饲草料库及办公楼已基本建成,正在牛舍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内蒙古蒙德隆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万头牧场建设项目。位于舍必崖乡什八台村,占地面积970亩,建设规模1万头牧场,2022年投资1亿元,建成3栋大型泌乳牛舍、转盘奶厅、青贮平台等基础设施。目前养殖奶牛3500头,日产鲜奶35吨。三是为牛牧业奶牛牧场建设项目。位于舍必崖乡什八台村,占地面积220亩,投资1.2亿元,建成牛舍14栋,挤奶厅、青贮窖等配套设施全部建成,养殖奶牛3200头,日产鲜奶30吨。
2、生猪产业 正大集团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乡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28.5亿元 ,建设12000头育肥场9个,总建筑面积118910平米,洗消中心1个,建筑面积2000平米,配套相关附属设施。目前建设4座育肥场,育肥1场、2场、3场全部建成并投入养殖,4场计划明年完工。
3、奶山羊产业 盛健集团租赁奶山羊养殖场6处,奶山羊存栏4.3万只,日产羊奶45吨。今年加快盛健黑麻洼5万只奶山羊规模化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已建成30栋奶羊舍、挤奶厅、草料棚等基础设施,养殖奶山羊2300只。配套赛诺种羊场全部建成,养殖奶山羊1200只。
4、牧草基地 今年市下达我县燕麦草种植0.5万亩、新增苜蓿草1万亩种植任务,实际完成苜蓿草2829亩,燕麦草种植5130亩。
5、蔬菜基地建设 按照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继续抓好设施蔬菜建设及露地蔬菜生产工作。今年我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实施万亩露地蔬菜种植项目,种植大葱、西兰花等14个品种的露地蔬菜1.04万亩。引进北京宏福集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33万平方米蔬菜日光智慧温室。派驰产地收储加工集配中心等蔬菜深加工项目顺利建设。
6、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是继续完善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续工作,4月中旬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全部竣工。并组织相关专家对2022年度项目进行了初步验收。二是接受自治区农牧厅专家组对我县2019—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百日行动”的检查,检查通过实地查看、测量、内部资料查看等方式进行,我局对检查组提出的反馈信息及时督促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整改,5月10日前反馈信息已全部整改完成,三是继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工作,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设施设备移交到乡镇村委会并由村委会进行后期管护。
7、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和林格尔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现代农业要素集聚为前提,三产融合发展为条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资金共计7000万元,产业园重点建设21个项目,已完成招投标项目4个、近期开工,即:农业大数据平台、公用品牌建设、草奶检测体系,该3个项目选址在蒙草草博园;另外草业加工厂在盛乐镇台基营村建设,招投标工作已完成,正在办理征地手续和立项。已开工项目6个,即:智慧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智慧实验室建设项目、奶产品精深加工厂提升项目,该3个项目在乳业开发区开工建设;生态牧场项目在舍必崖小甲赖村开工建设;饲草加工基地项目、饲草植物工厂项目在盛乐镇一家村草都草牧业园区建设。
(二)十项惠农项目实施情况
1、国家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 2023年9家奶牛牧场工程及设备完成70%,总投资2757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1360万元,已验收7家,还有2家正在实施中。2024年初步选定4家企业申报实施该项目(禾华公司、犇腾12牧、艾林马群沟牧场、现代草业),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计划争取中央财政1000万元。
2、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 县发改委已下达中央预算投资计划,总投资3469万元,初步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农牧厅已批复,目前已开工,在自治区政府网进行招标。
3、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2023年下达资金245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02万元、内蒙古自治区150万元)。3月份开始受理并进行核验机具,抽组6名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农户,对每台机具进行了回访核实,对享受政策的各类型机具见面率达95%以上,有效堵塞了工作漏洞,提高了项目实施质量。第一批兑付资金1403.257万元,涉及农户699户,动力机械555台非动力380台。第二批兑付639.532万元,动力机械295台、非动力机械458台,涉及农户541户。
4、各类粮食补贴项目 按照县财政局相关工作要求,我局积极制定工作方案并召开各乡镇分管领导调度会,按时高质量完成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789.17万元,涉及农户3.63万户;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种粮补贴面积139.1万亩,补贴资金521.86万元;生产者补贴发放3080.8858万元,涉及农户3186户。
5、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 今年上级下达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2.2万亩,该项目与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和玉米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相结合统筹推进实施。今年实际完成套种种植面积2.2279万亩,各种补贴资金累计补贴标准为339.24元/亩,共计发放补贴资金755.8万元,该项目在我县推广初见成效。
6、绿色高质高效项目 今年的玉米绿色高质高效项目依然采取集中采购优质玉米种子并免费提供给示范户种植的方式来实施,共计完成推广示范面积56824亩。
7、优质高效増粮示范项目 示范区选择基础条件好、相对集中连片种植地区巧什营镇徐沟窑村作为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示范区1000亩左右,示范区建设标准为每亩300元,共辐射带动周边1万亩,示范区于2023年5月6日开始种植,5月10日全部完成种植任务,10月8日完成收获。示范区为单元推行“三区”建设,建设技术攻关区、评比展示区、示范推广区3个区域,按今年农资均价计算,我县玉米生产全过程平均亩投入732元,相对于传统种植每亩节约成本92元,节约成本率12.6%。县农牧局于2023年8月17日、9月1日组织了2次全县各乡镇的农技推广人员及示范户共120多人进行了现场观摩,两次现场观摩都邀请了市农牧局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科郭旭科长及粮油科科长刘先芬等领导参加。
8、基层农技推广项目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在岗率超过 90%,每个基层农技人员指导服务农牧业科技示范主体达到5个,包括化肥减量增效试验、无膜浅埋滴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套种、水肥一体化、推广加厚地膜使用及引进优质种羊6项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农牧业生产,农牧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依托农牧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建设了2个长期稳定的农牧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即呼和浩特蒙益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众欣农牧业有限公司;每个基地试验示范 2 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模式,共完成了3次250名科技人员参加的观摩培训,学习观摩使其成为集示范展示、技术指导、农民培训等多功能、综合性的农牧业技术示范服务平台。
9、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 采取招标方式由第三方中标机构内蒙古博锐信息技术培训学校完成培训工作,县政府派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监督、指导工作。4月7日-12日赴山东外出观摩培训,考察寿光市信阳五色土生物科技肥业有限公司、三朱元村、寿光蔬菜物流产业园、一边倒果树研究所、沃华农业科技园等。培训对象以种、养、加大户为重点,并抓好后续跟踪及技术服务,切实提高培训实效。我县制定了《2023年和林格尔县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实施方案》,目前筛选228名学员,11月25日开始培训。
10、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试验示范项目 我县今年承担全市“看禾选种”项目中的杂粮杂豆平台建设任务,为了做好该项工作,我局积极落实地块,在城关镇榆西夭村建立杂粮杂豆看禾选种平台一处,集中展示杂粮杂豆品种30余个,举办各类规模现场观摩会5次,接待参观人数500余人,起到了很好的推广示范效果。
(三)农村社会事业和经营管理
1、在农村经营管理方面 一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及经营权流转。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在“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并办理相关手续进行备案,据各乡镇统计已流转面积35.4万亩。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目前为止,全县9个乡镇涉农街道办事处、村级、乡镇档案已全部入库。截至目前,全县共确权118万亩,涉及农户36752户,全县土地流转面积87625.74亩,涉及农户5335户,其中有备案的流转面积为59923.04亩。签订流转合同415份,现阶段招标的一个维护公司正在解决多年遗留问题。三是村级财务管理。围绕“会计人员专业化、财务收支标准化、财务监督规范化、财务民主公开化”这一目标和要求,切实规范和提高我县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积极指导督促各乡镇、园区按时完成了“阳光三务”村级财务公开工作。5月下旬,财政局、审计局、农牧局抽调工作人员组成3个审计小组,对全县9个乡镇148行政村2021-2022年村“两委”干部届中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审计工作现已全部完成。四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及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等工作。已界定确认70409户、已界定确认180017人为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股权量化经营性资产总额3873.64万元,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50个,股权证已全部发放。并对全县150个行政村的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固定资产等全面进行了清理,在网报系统审核无误后已上报至市级业务部门。五是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进一步做好全县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工作,全县合作有19家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共配有拖拉机、播种机、收获机、无人机等机械360台,为深耕、播种、植保、机收4个环节提供保障,每台机械都装有GPS ,为核实服务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2、在扶贫小额信贷方面 扶贫小额信贷项目于2022年3月移交到县乡村统筹发展中心。截至2023年10月,经过对人员信息筛选、电话访问、实地走访,本年度累计摸排出有贷款意愿30户,已发放贷款21户95.4万元,已办理手续等待发放贷款9户43万元,现有贷款存量42户187.9万元。为做好小额信贷管理工作,我们制定了《和林格尔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贷后跟踪机制,确保贷款“放的出、收的回、有效益”,真正发挥小额信贷作用。
3、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自3月份开始,县农牧局组织开展常态化摸排整改督查行动13次,共摸排农村户厕 20169 户,摸排率100%,发现问题户厕68户,整改完成68户,全部验收。9月份在组织摸排过程中,各乡镇开展农村户厕使用率、满意度调查,共调查改厕户20169户,存在问题的户厕68户,户厕合格率99.7%;群众满意户厕20165户,满意率达到99.9%,正常使用的户厕20029,使用率达到99.3%。严格开展新建户厕质量抽查及厕具产品质量抽检,建立县级监管、乡镇 牵头、服务机构运营的管护模式,形成“乡镇-服务机构-村委会”三级管护网络。统一购置了大型吸粪车6辆、小型吸污车66辆。拟在盛乐镇、舍必崖乡、大红城乡建设地下三格式粪液粪渣处理站,由相关乡镇规划设计进行实施,竣工后县级部门会同相关乡镇进行验收。农村户厕管护共投入资金936.4 万元,其中用于购置吸粪车资金 342.87万元、拨到乡镇户厕用于户厕维修清掏资金455.4万元、地下三格式粪液粪渣处理站资金 120万元、设计、培训资金等其他资金 18.12万元,资金支付率达到 94.2%。
(四)其它业务工作
1、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 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快速发展,重点支持制度建设、管理规范、劳动力强的合作社示范社和市级示范家庭的牧场。2023年成功申报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自治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市级家庭农牧场10家,新批复县级家庭农牧场40家。截止2023年底,我县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家,国家级合作社4家、自治区级27家、市级25家。
2、农牧业综合执法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在农牧业综合执法方面,按照《2023年“绿箭护农”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共出动执法车辆245台(次),执法人员78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500多份,检查农牧业经营场所234家,立案13起,结案12起;另有一起未结案件为不合格种子申请复检,现未出复检结果,案件中止调查中。涉及种子案件3起,动监案件1起、肥料案件3起、农机案件1起、兽药案件2起,饲料案件1起,渔业案件1起,罚没款共计达63520元,已全部上缴至和林格尔县财政局专户。在全市一年一度的案卷评比中,《李敬喜销售未取得登记证的肥料产品案》荣获全市二等优秀案卷。同时《内蒙古为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按照规定处理病死动物案》(和农牧(动监)罚〔2022〕09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度全国农业行政处罚优秀案卷(2022年度全国共评选出优秀案卷49卷,其中内蒙古自治区3卷)。受理群众来电来访15起,呼和浩特接诉即办案件10起,立案4起。与和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双随机联合检查4次;与和林格尔县人民检察院开展联合执法检查6次,与和林格尔县公安局环食药大队联合执法检查3次,与市、县交通海事部门联合执法检查1次。二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级部门对我县畜禽、生鲜乳、鱼类、果蔬类飞行抽样60批次、例行抽样462批次、监督抽样384批次;兽药类抽样43批次,全部合格;和林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胶体金快速筛查750批次,乡镇快速筛查800批次,全部合格。三是培育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2023年和林格尔县认证有机产品企业内蒙古盛健农牧业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羊乳产品一个、全脂乳粉三个,共四个产品。截至目前,名特优新农产品和林亚麻籽油、和林亚麻籽、和林燕麦等17个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呼和浩特市共有62 个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中和林格尔县有17个名特优新农产品(两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信息平台公示中),名特优新产品总数暂居呼和浩特市第一。“两品一标”认证企业共13家,产品73个。其中绿色农畜产品认证企业6家,产品26个;产品主要涉及蔬菜、水果、亚麻籽油、胡麻油等;有机产品认证企业10家、产品47个,主要涉及沙棘制品、奶制品、亚麻籽油、鱼等。四是开展动物检疫监督及产地检疫工作。我县现有产地检疫报检点2个。截至目前,全县产地检疫共检生猪40.2622万头;牛2.249万头;羊1.1548万只,出证6766张。屠宰检疫生猪产品3.14万吨,0.3万吨,出证42687张。屠宰检疫生猪产品3.14万吨,0.3万吨,出证42687张。五是动物疫病检测和流调工作情况。共检测猪、牛、羊血清共468份、鸡血清180份,并对全县9个乡镇(园区)的35个规模养殖场、 2000多户进行了流调,共流调牛7.6万头、羊17万头、猪50.8万头、鸡127.8万羽,未发现重大动物疫病。六是继续抓好“瘦肉精”抽检和屠宰场非洲猪瘟检测工作。“瘦肉精”共检测尿样9739份,非洲猪瘟检测24726份,全部为阴性。对52家规模养殖场从防疫、“两病”监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消毒、检疫报检、兽医人员资格、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 ,排除隐患。对3家定点屠宰场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
3、植保土肥及病虫害防控工作 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方面 抽调5名业务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测报员,专门从事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从3月下旬至今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及主要病虫发生期间,经常深入田间认真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情况,发现危害性大的病虫及时与有关乡镇对接,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控制危害。截至现在共印发病虫情报3期,发放病虫防治资料700份。
4、耕地质量建设方面 2023年和林格尔县耕地质量监测点20个,每个监测点占地5亩,监测点种植作物全部为玉米。从4月初开始布局、规划,播种从4月20日开始,到5月11日全部播种完毕。其中国家级监测点2个,自治区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8个,按照要求,每个监测点设5个处理,分别是常年不施肥、当年无肥区、常规施肥区、有机肥+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常规施肥。
5、农机安全工作 一是牌证照管理发放情况。共完成拖拉机注册登记401台、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62台,举办驾驶员培训班2期,新考驾驶员83人,年度检验拖拉机426台、联合收割机台62台。二是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检查组共出动宣传车3辆,组织农机执法人员15人,发放农机安全生产宣传资料2000余份,通过检查排除农机安全隐患20余起。上报工作信息14条,深入乡村道路、农机作业场所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266人次,与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377份,发放整改通知书105份,张贴农机安全反光条400条,发放农机安全手册354多份,和农机手建立起1个共270多人的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微信群,另外,深入企业隐患排查2家,发现隐患18条,限期整改18条,整改率100%。到现在为止,无一例重大农机事故发生。政务窗口的农机业务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6、积极落实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 今年我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任务是加厚地膜推广任务7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任务1.5万亩,经过认真研究部署,通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与玉米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相结合,并免费配套玉米种子,通过多种努力,今年完成加厚地膜推广使用41824亩,完成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使用15000亩。通过项目实施引导推动全县加强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工作。
7、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非洲猪瘟防控情况。继续加强对所有养猪场户进行非洲猪瘟消毒流调、排查。累计排查养猪场户7.9万多户次,排查生猪16万多头次。同时对正大公司3个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3个养殖小区进行日常检测,委托第三方监测血样1.1万份,中心检测血清和口鼻拭子各60份,环境样品24份,全部为阴性。二是秋防工作完成情况。秋防免疫羊口蹄疫10.9167万头,羊三联4.9578万头,小反刍兽疫4.1685万头,猪口蹄疫0.8397万头,猪瘟0.2334万头,猪兰耳病0.1622万头,鸡新城疫3.1251万头,狂犬病0.1259万头,犬驱虫0.5083万头,羊布病M-90疫苗8.523万头。
8、耕地深松任务完成情况。2023年下达我县深松整地补助任务8万亩,2022年未完成1.65万亩。按照我县深松整地实施方案,深松整地共涉及9个乡镇(园区)150个行政村。截止2023年11月6日,全县共计完成作业面积9.91万亩,合格面积9.82万亩,合格率达到90.2%。已核查可兑付深松作业面积9.66万亩。可兑付补助资金241.4万元元。
三、2024年重点农牧业农村工作计划
2024年全县农牧业农村工作以提质增效、创新驱动为指导,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及自治区、市、县农业农村工作部署,继续强化粮食生产、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在农牧业工作方面
一是坚决守住粮食生产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坚守耕地红线和质量底线,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万亩以上,为稳粮夺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全县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不低于95%,推广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控肥增效—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全面落实耕地污染防治办法,实施化肥减量使用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高效节水节肥设备。我县2024年新立项拟建的高标准农田共计4.85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3.2万亩、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65万亩,中央、自治区补贴2473元/亩,共计11994.05万元,盐碱地改造1万亩,每亩补助3800元,共计补贴3800万元,全部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推广滴灌、喷灌节水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大力推广水溶肥、叶面肥。
三是继续抓好设施蔬菜及露地蔬菜的建设和生产工作。以多种措施加大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大棚的投产比例,提高蔬菜生产能力,积极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对现有基地进行盘活。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明年计划30000亩以上露地蔬菜基地建设,一要加大“菜七条”项目宣传力度,及时兑付补贴资金,市政府露地每亩地补贴400元,计划补贴资金1200万元。二要做好露地菜种植计划,积极引进山东、河南、乌兰察布露地菜企业客商,同时做好露地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三要引进蔬菜深加工厂,通过加工环节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明年露地菜的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四要在大唐药业的东面建设农畜产品加工园区,总投资1.49亿,建设9个厂房、10号库冷藏库4200平方米,11号库为冷冻库1296平方米,生产车间配套用房4593平方米。同时蔬菜种植合作社准备配套建设蔬菜冷藏保鲜库4座。五要出台蔬菜价格保险,有效降低市场风险,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四是推进乳业振兴行动各项计划落地。加快牧场标准化建设和优质牧草规模化种植,推进奶牛、奶山羊、生猪、饲草基地建设及标准化生产。2023年,有8家规模化牧场实施,中央资金1360万元。2024年,在禾华公司、现代草业、犇腾12牧、艾林马群沟牧场4家奶牛牧场实施,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争取中央财政1000万元。在数字牧场建设上,主要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牛舍改造,牧草数字化、信息化设施建设配套,促进智慧牧场建设,总投资3469万元,中央资金2000万元,正在编写初步设计方案,下一步重点进行招标开工建设。和林县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该项目目前正在筛选100-3000头规模的中小型八家牧场实施,中央资金340.52万元。
五是继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未开工的11个项目,涉及奶牛基地建设等3个项目、牧草基地2个,另外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项目、乳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微生物菌株保存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2024年将落实项目选址及时开展招投标等工作,力争项目全部开工,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六是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一要继续落实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应用、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应用和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化肥使用上配方肥推广和水肥一体化应用大面积递增,实现化肥减量、农药减量的目标。大力推广玉米优势品种和密植精准调控、无膜浅埋滴管、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0多万亩。二要积极推进地膜回收,培育一批回收利用大户和企业,使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形成以机械捡拾为主,人工捡拾为辅,全面提升地膜的回收率,减轻残膜对耕地的污染。三要加大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力度,认真落实各项秸秆补贴措施,大力开展秸秆打捆、离田、深翻力度。采取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等措施,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四要加大粪污资源化利用。逐步加大有机肥取代化肥,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增多,粪肥资源增加,统防统治面积和绿色防控面积增加。五要实施耕地轮作。我县拟实施耕地轮作面积8万亩,补助对象是实际生产经营者,补助标准为每亩150元,争取资金1200万元。
(二)在农村工作创新方面
一是大力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规范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壮大服务组织生产能力入手,更好地解决小农户在耕、种、防、收等环节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二是切实抓好农村社会事业重点任务落实。继续加大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的规范指导力度,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按照监测户和边缘户信贷需求,持续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健康有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基本实现管理制度健全,组织运行规范,财务社务管理透明;积极组织我县家庭农牧场申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同时着力提高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惠农项目方面
一是切实加强各类惠农补贴发放工作,重点对地力保护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玉米大豆马铃薯种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进行监督管理,要求各乡镇行政村及时如实申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二是完成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目标任务,组织技术员为示范户开展种养殖业技术指导,为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以提高农户单产,加大示范效果。
(四)动物疫病防控方面
扎实开展全年春防、夏防、秋防等工作,在抓好集中免疫和免疫抗体效价监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规模养殖场常年按程序免疫、散养户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相结合的办法,重点疫病防治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免畜禽密度达到100%。重点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加强乡村动物防疫员和公路动物卫生检查站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养殖户排查力度,强化动物出栏产地检疫和定点屠宰监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