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501230117027963/2025-00008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5-05-06 | 公文时效 |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固优势、挖潜力、补短板,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保民生,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4.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速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5亿元,增速5.1%;第二产业增加值176.07亿元,增速7.3%;第三产业增加值86.46亿元,增速7.5%。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0.9:59.8:29.3。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58.4%、3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588元/人,比上年增长3.9%。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76万人,乡村人口7.7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12%,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341人,人口出生率6.73‰;死亡人口1390人,死亡率6.98‰;人口自然增长率-0.25‰。
表2 202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84千公顷,同比增长2.1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66千公顷,同比增长1.7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18千公顷,同比增长10.58%。粮食总产量36.86万吨,同比增长4.39%;油料产量0.37万吨,同比增长36.67%;蔬菜产量3.3万吨,同比下降10.81%。
全县年末实有森林面积80.82千公顷,同比下降0.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2%。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发电量13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乳制品98.32万吨,同比下降3.0%,其中液体乳85.41万吨,同比下降3.8%;冷冻饮品2.01万吨,同比下降55.8%;饮料14.53万吨,同比下降18.1%;纸制品13.7万吨,同比下降20.0%。
表3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45%;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14%,比上年下降2.45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速26.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家,比上年减少1家;竣工房屋面积17024平方米,同比增长152.6%。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04亿元,增速8.5%;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7.01亿元,增速14.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34亿元,增速5.1%;金融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速-1.1%;房地产业增加值4.86亿元,增速3.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5.96亿元,增速6.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7.43亿元,增速1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0.41亿元,增速11.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1.25亿元,同比增长9.0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710.23万元,同比增长22.06%;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0.55万户,同比下降6.78%;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9万户,同比增长45.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3.43万户,同比增长10.7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亿元,同比增长4.7%。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68%;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76%;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零售额同比下降46.17%;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9%;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702%;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1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0.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9%。其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64.1%;办公楼投资同比下降60%;商业营业用房同比下降81%。商品房销售面积2.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2%;商品房销售额1.7亿元,同比下降29.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5亿元,同比增长8.65%。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0.1亿元,同比下降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7.56亿元,同比增长2.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9.96亿元,同比下降2.91%。
年末全县保险系统保费收入22655万元,同比增长5.1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0964万元,同比增长5.3%;人险保费收入1691万元,同比增长3.13%。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1元,同比增长5.3%。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34元,同比增长5.4%。
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64元,同比增长4.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013元,同比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6元,同比增长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414元,同比增长7.1%。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206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194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761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375人。
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3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106人。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1亿元,同比下降35.14%。年内专利授权量250件,同比下降48.1%。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8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9003人,同比增长7.03%;小学16所,小学在校学生数8400人,同比下降4.58%;幼儿园24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十、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馆6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台1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0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3个。医院拥有病床449张,卫生院拥有病床261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2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7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末从业人员20人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末从业人员60人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
7.经济作物数据均为统计上报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居民生活、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数据来自县调查分中心;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和草原局;邮电业务数据来自邮政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和电信公司;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保险数据来自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林格尔监管支局;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数据来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县融媒体中心;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索 引 号 | 111501230117027963/2025-00008 |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5-05-06 |
公文时效 |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固优势、挖潜力、补短板,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保民生,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4.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速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5亿元,增速5.1%;第二产业增加值176.07亿元,增速7.3%;第三产业增加值86.46亿元,增速7.5%。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0.9:59.8:29.3。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58.4%、3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588元/人,比上年增长3.9%。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76万人,乡村人口7.7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12%,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341人,人口出生率6.73‰;死亡人口1390人,死亡率6.98‰;人口自然增长率-0.25‰。
表2 202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84千公顷,同比增长2.1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66千公顷,同比增长1.7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18千公顷,同比增长10.58%。粮食总产量36.86万吨,同比增长4.39%;油料产量0.37万吨,同比增长36.67%;蔬菜产量3.3万吨,同比下降10.81%。
全县年末实有森林面积80.82千公顷,同比下降0.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2%。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发电量13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乳制品98.32万吨,同比下降3.0%,其中液体乳85.41万吨,同比下降3.8%;冷冻饮品2.01万吨,同比下降55.8%;饮料14.53万吨,同比下降18.1%;纸制品13.7万吨,同比下降20.0%。
表3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45%;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14%,比上年下降2.45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速26.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家,比上年减少1家;竣工房屋面积17024平方米,同比增长152.6%。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04亿元,增速8.5%;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7.01亿元,增速14.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34亿元,增速5.1%;金融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速-1.1%;房地产业增加值4.86亿元,增速3.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5.96亿元,增速6.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7.43亿元,增速1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0.41亿元,增速11.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1.25亿元,同比增长9.0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710.23万元,同比增长22.06%;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0.55万户,同比下降6.78%;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9万户,同比增长45.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3.43万户,同比增长10.7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亿元,同比增长4.7%。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68%;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76%;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零售额同比下降46.17%;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9%;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702%;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1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0.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9%。其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64.1%;办公楼投资同比下降60%;商业营业用房同比下降81%。商品房销售面积2.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2%;商品房销售额1.7亿元,同比下降29.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5亿元,同比增长8.65%。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0.1亿元,同比下降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7.56亿元,同比增长2.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9.96亿元,同比下降2.91%。
年末全县保险系统保费收入22655万元,同比增长5.1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0964万元,同比增长5.3%;人险保费收入1691万元,同比增长3.13%。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1元,同比增长5.3%。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34元,同比增长5.4%。
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64元,同比增长4.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013元,同比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6元,同比增长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414元,同比增长7.1%。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206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194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761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375人。
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3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106人。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1亿元,同比下降35.14%。年内专利授权量250件,同比下降48.1%。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8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9003人,同比增长7.03%;小学16所,小学在校学生数8400人,同比下降4.58%;幼儿园24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十、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馆6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台1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0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3个。医院拥有病床449张,卫生院拥有病床261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2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7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末从业人员20人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末从业人员60人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
7.经济作物数据均为统计上报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居民生活、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数据来自县调查分中心;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和草原局;邮电业务数据来自邮政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和电信公司;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保险数据来自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林格尔监管支局;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数据来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县融媒体中心;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