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50123MB1535621H/2024-00003 | 主题分类 | 民族事务 |
发布机构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12-19 | 公文时效 |
2024年,和林格尔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区、全市民委主任会议精神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目标任务,统筹谋划、总体推进,主动担当、善作善成,坚决有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落实落细,全县民族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做好主线工作的政治自觉
一是高位推动。县委常委会先后召开14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相关文章精神,并就民族有关工作进行安排强调。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2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专题研讨交流1次,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次会议就民族领域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完善机制。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的工作方案》《推动民族工作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的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呼和浩特市民族(涉疆)工作协调机制〉的工作方案》等7个制度文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主线贯穿到各项工作。三是统筹推进。结合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等,召开民委委员单位全体会议2次、全县民族工作推进会5次、“八进”牵头部门协调会4次,审议有关文件、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四是压差跟进。把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工作列入《和林格尔县2024年督查检查考核计划事项》,出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审核工作指南》》,审查1次。举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培训1次,清理不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文件107件,开展督查1次,形成《关于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报告》1篇。
二、深化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推进主线工作的思想自觉
一是强化培训。先后邀请自治区民委、市委统战部、市委党校有关负责同志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办了3次线下培训班,组织全县各单位各地区分管同志参加了由国家民委主任潘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为主题的线上培训班,举办了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主题宣讲会(邀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李一芝),编写“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和林格尔故事,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60多场次,“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20多场次。二是强化学习。县委党校举办线上线下专题培训班22期,铸牢主线占比20%,组织县直部门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93次,覆盖干部职工3285人。开展了四轮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测试,累计5000余干部职工参与,并进行了判阅汇总。在“民族法治宣传周”期间,开展一次线上理论测试,全县185名民族工作干部完成网络学习,并全部获得中央民族干部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组织开展理论学习150余次、支部书记讲铸牢党课50余次。三是强化宣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活力和林格尔”以及全县25个部门的公众号上大力宣介“道中华”平台,动员组织全县干部职工5553人关注“道中华”公众号。通过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向全县16余万手机用户推送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公益宣传。四是强化网宣。深入开展“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红石榴微学堂”专栏,发布新闻报道80余篇,网络媒体采访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故事1次,开展线上普法1次。在奔腾融媒发布3篇、央广网发布1篇、新华社发布1篇,通过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向全县16余万手机用户推送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公益宣传。五是强化主线。县人民政府先后组织召开2024年度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13次,听取了县第三中学新建风雨操场等120多个项目,按照正确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就项目是否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提出了4条意见。
三、提高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落实主线工作的行动自觉
一是精心组织。开展了2024年全县“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启动仪式、“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宣传活动暨惠民演出,举办了“青春同心聚合力 石榴结籽一家亲”第十五届芍药文化旅游节文艺汇演,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安康杯”暨“民族团结·同心和林”职工气排球比赛及“代言家乡文物,共话民族团结”—“听,文物在说”和林格尔县第二届中小学生讲文物故事活动。《三千孤儿入内蒙》儿童情景剧在我县隆重演出,指导“八进”牵头部门分众化开展了650余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教育活动。二是联创共建。与大同市云冈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及兴和县合作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先后开展了“北魏文化映千秋 云冈盛乐绽荣光”“和凉少年手拉手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跨区域联创共建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4次。在举办的“‘融合之路’旅游促‘三交’精品线路推介会”会上,重点对我县的4家旅游景点进行了广泛宣介,并得到一致好评。组织“八进”牵头部门和乡镇分管领导赴包头市青山区、玉泉区、回民区等开展创建交流学习活动3次,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林格尔工作站)建设工作座谈会。成功创建第二民族幼儿园为全区互嵌式示范单位,在全市率先完成四个共同长廊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各级干部群众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赋能减负。聚焦“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县民委按照“提早一步、先行一步”的思路,对全县主干街道的1324家个体户、160个村(社区)的917块标识标牌进行了审核校对,对134块牌匾存在蒙古语言文字不一致、不相符的问题,以点对点的方式反馈各关联单位,并全部完成整改工作。四是便民为民。在活力和林格尔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贸易旗(县)内民族贸易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为民办实事提供了方便、畅通了渠道,办理居住证198个、身份证690个,年内新增7家民贸企业,并报上级审定。对全县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情况进行了排查摸底,共有2401户4838人。全县12个社区设立了“红石榴驿站”,整合和涵盖了“六大功能”,提供和开展“五大服务”。五是助推发展。积极推进财政衔接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对年内实施的4个项目(台格斗村民宿窑洞、台基营村货物仓储库、新店子村柠条加工厂、和林格尔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冷库)进行多轮次的调研、论证,并就部分设计、预算等进行了适度调整。截至目前,4个项目已全部竣工,除财政审核后的和部分质保金外,已全部支出。六是“三交”互融。深入开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举办了“青城共育石榴籽 中华民族一家亲”2024年和林格尔县少先队铺导员宣讲技能大赛,和林格尔县“五四”青年文艺汇演,模拟法庭进校园青少年交流主题活动,举办“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花团扇制作活动”等各类实践教育活动20余场,惠及青年700余人次,常态长效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各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6场次。对全县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情况进行了排查摸底,共有2401户4838人。白二爷沙坝治沙晋剧现代戏《大漠春归》开展巡演,正在打造北疆文化和林格尔品牌。七是纵深推进。①开展了“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助推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进企业宣传活动6次。②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主题宣讲文艺表演、文体活动等97次。③开展了“学思践悟凝共识 同心共育石榴籽”等主题研学活动10余次。④开展了“民族团结当先锋、军地携手固国防”主题活动。⑤深入8个宗教场所开展了“三个意识牢记心、民族团结促和谐”主题活动。⑥在和林格尔县第二民族幼儿园举办了2024年民族政策宣传“互观互促”活动。⑦开设了民族团结宣传月舞蹈课及非遗体验课,举办了4期“红石榴”书法微课堂书法培训。⑧组织县书法家协会走进学校开展了“守望祖国北疆 书写民族团结奋进新征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五微”活动466场次。八是防范风险。制定印发了《和林格尔县涉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机制(试行)》《全县民委系统涉民族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处置流程》,开展民族领域风险排查4次,切实将民族领域各类风险隐患防早、化小,守牢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全年未发生涉民族领域相关舆情。
四、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和林格尔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化。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制定了若干措施和《工作方案》,对各部门各地区承担的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推进工作中,还没有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项工作的主线,潜意识的认为这是统战、民委部门的主责主业,致使一些工作出现“开展慢、进度缓”的情况。二是工作合力还不够紧密。聚焦工作目标,在推进创建过程中,“八进”的牵头部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真功、实效,与职能职责还结合的不够紧密。“一进一主题”的效果还不够明显,有时出现“牵则动、动则牵”的怪圈。同时,部门之间、行业之间联动互动的少,缺乏提炼总结一些经验做法和固有成效。三是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覆盖面不广、宣传形式单一,致使部分干部对民族政策法规、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目标任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不够深刻全面,掌握不够精准,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实践方式不够精细、载体搭建不够灵活。部分单位还存在主线是主线、工作是工作的情况。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按照全国、全区、全市民委主任会议精神,锚定目标、合力攻坚,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坚持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聚力,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是争先创优。坚持“突出主线、融入中心、分类指导”工作思路,加大对各地区各部门的指导力度,协调“八进”牵头部门进一步发挥作用,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将重心工作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聚力,2025年拟创建1家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家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二是精心打造。按照国家、自治区民委提示,明年重点打造2个和美乡村点位。同时,结合2025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情况,拟在盛乐北街台格斗和盛乐镇台基营开展此项工作。三是深度融合。围绕拓跋鲜卑融合路,结合我县盛乐博物馆和奥威马镇,探索打造极具我县特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亮点,开展一系列联创共建活动。探索打造极具我县特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亮点。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市里的指导与支持。四是尽心尽力。提前谋划好“十五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工作,全力配合县委党校做好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馆有关工作。五是联动互动。充分利用好我县属地高校资源(内师大、艺校、警校)和我县的文旅县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几项“叫的响、有影响力”的活动。六是宣传普法。把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作为“八五”普法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两月一周”活动,丰富活动载体和形式,推动民族法律法规及政策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全面提升民族政策知晓率。七是风险防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自治区、呼市关于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协调处置机制,常态化开展涉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及矛盾纠纷排查,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索 引 号 | 11150123MB1535621H/2024-00003 |
---|---|
主题分类 | 民族事务 |
发布机构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12-19 |
公文时效 |
2024年,和林格尔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区、全市民委主任会议精神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目标任务,统筹谋划、总体推进,主动担当、善作善成,坚决有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落实落细,全县民族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做好主线工作的政治自觉
一是高位推动。县委常委会先后召开14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相关文章精神,并就民族有关工作进行安排强调。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2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专题研讨交流1次,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次会议就民族领域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完善机制。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的工作方案》《推动民族工作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的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呼和浩特市民族(涉疆)工作协调机制〉的工作方案》等7个制度文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主线贯穿到各项工作。三是统筹推进。结合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等,召开民委委员单位全体会议2次、全县民族工作推进会5次、“八进”牵头部门协调会4次,审议有关文件、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四是压差跟进。把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工作列入《和林格尔县2024年督查检查考核计划事项》,出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审核工作指南》》,审查1次。举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培训1次,清理不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文件107件,开展督查1次,形成《关于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报告》1篇。
二、深化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推进主线工作的思想自觉
一是强化培训。先后邀请自治区民委、市委统战部、市委党校有关负责同志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办了3次线下培训班,组织全县各单位各地区分管同志参加了由国家民委主任潘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为主题的线上培训班,举办了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主题宣讲会(邀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李一芝),编写“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和林格尔故事,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60多场次,“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20多场次。二是强化学习。县委党校举办线上线下专题培训班22期,铸牢主线占比20%,组织县直部门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93次,覆盖干部职工3285人。开展了四轮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测试,累计5000余干部职工参与,并进行了判阅汇总。在“民族法治宣传周”期间,开展一次线上理论测试,全县185名民族工作干部完成网络学习,并全部获得中央民族干部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组织开展理论学习150余次、支部书记讲铸牢党课50余次。三是强化宣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活力和林格尔”以及全县25个部门的公众号上大力宣介“道中华”平台,动员组织全县干部职工5553人关注“道中华”公众号。通过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向全县16余万手机用户推送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公益宣传。四是强化网宣。深入开展“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红石榴微学堂”专栏,发布新闻报道80余篇,网络媒体采访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故事1次,开展线上普法1次。在奔腾融媒发布3篇、央广网发布1篇、新华社发布1篇,通过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向全县16余万手机用户推送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公益宣传。五是强化主线。县人民政府先后组织召开2024年度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13次,听取了县第三中学新建风雨操场等120多个项目,按照正确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就项目是否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提出了4条意见。
三、提高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落实主线工作的行动自觉
一是精心组织。开展了2024年全县“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启动仪式、“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宣传活动暨惠民演出,举办了“青春同心聚合力 石榴结籽一家亲”第十五届芍药文化旅游节文艺汇演,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安康杯”暨“民族团结·同心和林”职工气排球比赛及“代言家乡文物,共话民族团结”—“听,文物在说”和林格尔县第二届中小学生讲文物故事活动。《三千孤儿入内蒙》儿童情景剧在我县隆重演出,指导“八进”牵头部门分众化开展了650余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教育活动。二是联创共建。与大同市云冈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及兴和县合作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先后开展了“北魏文化映千秋 云冈盛乐绽荣光”“和凉少年手拉手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跨区域联创共建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4次。在举办的“‘融合之路’旅游促‘三交’精品线路推介会”会上,重点对我县的4家旅游景点进行了广泛宣介,并得到一致好评。组织“八进”牵头部门和乡镇分管领导赴包头市青山区、玉泉区、回民区等开展创建交流学习活动3次,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林格尔工作站)建设工作座谈会。成功创建第二民族幼儿园为全区互嵌式示范单位,在全市率先完成四个共同长廊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各级干部群众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赋能减负。聚焦“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县民委按照“提早一步、先行一步”的思路,对全县主干街道的1324家个体户、160个村(社区)的917块标识标牌进行了审核校对,对134块牌匾存在蒙古语言文字不一致、不相符的问题,以点对点的方式反馈各关联单位,并全部完成整改工作。四是便民为民。在活力和林格尔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贸易旗(县)内民族贸易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为民办实事提供了方便、畅通了渠道,办理居住证198个、身份证690个,年内新增7家民贸企业,并报上级审定。对全县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情况进行了排查摸底,共有2401户4838人。全县12个社区设立了“红石榴驿站”,整合和涵盖了“六大功能”,提供和开展“五大服务”。五是助推发展。积极推进财政衔接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对年内实施的4个项目(台格斗村民宿窑洞、台基营村货物仓储库、新店子村柠条加工厂、和林格尔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冷库)进行多轮次的调研、论证,并就部分设计、预算等进行了适度调整。截至目前,4个项目已全部竣工,除财政审核后的和部分质保金外,已全部支出。六是“三交”互融。深入开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举办了“青城共育石榴籽 中华民族一家亲”2024年和林格尔县少先队铺导员宣讲技能大赛,和林格尔县“五四”青年文艺汇演,模拟法庭进校园青少年交流主题活动,举办“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花团扇制作活动”等各类实践教育活动20余场,惠及青年700余人次,常态长效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各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6场次。对全县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情况进行了排查摸底,共有2401户4838人。白二爷沙坝治沙晋剧现代戏《大漠春归》开展巡演,正在打造北疆文化和林格尔品牌。七是纵深推进。①开展了“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助推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进企业宣传活动6次。②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主题宣讲文艺表演、文体活动等97次。③开展了“学思践悟凝共识 同心共育石榴籽”等主题研学活动10余次。④开展了“民族团结当先锋、军地携手固国防”主题活动。⑤深入8个宗教场所开展了“三个意识牢记心、民族团结促和谐”主题活动。⑥在和林格尔县第二民族幼儿园举办了2024年民族政策宣传“互观互促”活动。⑦开设了民族团结宣传月舞蹈课及非遗体验课,举办了4期“红石榴”书法微课堂书法培训。⑧组织县书法家协会走进学校开展了“守望祖国北疆 书写民族团结奋进新征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五微”活动466场次。八是防范风险。制定印发了《和林格尔县涉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机制(试行)》《全县民委系统涉民族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处置流程》,开展民族领域风险排查4次,切实将民族领域各类风险隐患防早、化小,守牢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全年未发生涉民族领域相关舆情。
四、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和林格尔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化。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制定了若干措施和《工作方案》,对各部门各地区承担的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推进工作中,还没有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项工作的主线,潜意识的认为这是统战、民委部门的主责主业,致使一些工作出现“开展慢、进度缓”的情况。二是工作合力还不够紧密。聚焦工作目标,在推进创建过程中,“八进”的牵头部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真功、实效,与职能职责还结合的不够紧密。“一进一主题”的效果还不够明显,有时出现“牵则动、动则牵”的怪圈。同时,部门之间、行业之间联动互动的少,缺乏提炼总结一些经验做法和固有成效。三是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覆盖面不广、宣传形式单一,致使部分干部对民族政策法规、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目标任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不够深刻全面,掌握不够精准,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实践方式不够精细、载体搭建不够灵活。部分单位还存在主线是主线、工作是工作的情况。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按照全国、全区、全市民委主任会议精神,锚定目标、合力攻坚,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坚持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聚力,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是争先创优。坚持“突出主线、融入中心、分类指导”工作思路,加大对各地区各部门的指导力度,协调“八进”牵头部门进一步发挥作用,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将重心工作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聚力,2025年拟创建1家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家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二是精心打造。按照国家、自治区民委提示,明年重点打造2个和美乡村点位。同时,结合2025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情况,拟在盛乐北街台格斗和盛乐镇台基营开展此项工作。三是深度融合。围绕拓跋鲜卑融合路,结合我县盛乐博物馆和奥威马镇,探索打造极具我县特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亮点,开展一系列联创共建活动。探索打造极具我县特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亮点。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市里的指导与支持。四是尽心尽力。提前谋划好“十五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工作,全力配合县委党校做好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馆有关工作。五是联动互动。充分利用好我县属地高校资源(内师大、艺校、警校)和我县的文旅县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几项“叫的响、有影响力”的活动。六是宣传普法。把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作为“八五”普法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两月一周”活动,丰富活动载体和形式,推动民族法律法规及政策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全面提升民族政策知晓率。七是风险防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自治区、呼市关于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协调处置机制,常态化开展涉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及矛盾纠纷排查,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