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
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
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
春节是“一元复始”的标志
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
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那么,腊月二十五为何要“推磨做豆腐”呢?
“吃豆腐渣”以表清苦与勤俭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时至今日,
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前“吃豆腐渣”的风俗。
究其原因还是当地的一种传说,
称“灶王”上天汇报后,
玉帝会下界查访,
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
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
瞒过玉皇的惩罚。
最传统的说法
有一个传说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所以之后的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豆腐、买豆腐,起居、言语都要谨慎,祈盼来年得福。
最有趣的典故
源自清代百姓对奸臣和珅的抗争。因为那个年代老百姓特别恨腐败,就想跟腐败做斗争。怎么办?于是就在这天要做豆腐。春节吃豆腐,谐音“斗腐”,就是跟腐败做斗争。如今,这种习俗传承下来,到腊月二十五,豆腐就成了备受青睐的食品。
最吉祥的寓意
豆腐的“腐”和富裕的“富”谐音,二十五磨了豆腐,祈愿来年的生活能过得富富余余。豆腐听起来像“都富”,家里团团圆圆吃豆腐,年味儿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却温馨美好。
腊月二十五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姓张,名叫张坚,生在正月初九。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老来无子,十分烦恼,於是邀集道士们举行祈祷活动。过了半年,依然膝下犹虚。有一天晚上,王后忽然梦见太上老君和诸多神明抱着一个赤色的婴儿从天而降。王后恳求老君赐给她这名婴儿。老君微笑应允,王后满心喜欢收下婴儿,醒来后便觉身怀有孕。一年以后,即丙午年的正月初九,孩子诞生,满室生光。这孩子就是后来的玉帝。
玉帝聪明善良,长大後仁爱慈悲,将宫中仓库中所存的财宝都发送给贫苦的民众。净德王死后,他继承王位,治理国家。不久把王位让给大臣,深居山中,虔心修行,经过一亿三千二百劫,成为玉皇大帝。另外,在北宋真宗年间,真宗伪造梦神的事件,封玉皇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天帝”,简称玉皇上帝、玉皇、玉帝。
在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玉帝会在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视察,看看人间善恶疾苦,然后根据所看得的情况来决定你来年的祸与福。所以,在过去,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祭祀祈福,以一颗虔诚的心来接待玉帝,希望自己来年能够有个好光景,因此,这天就被称为“接玉帝”。这一天的,所有人说话办事都小心谨慎,争取有个好表现给玉帝看,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其实,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
人们除了“磨豆腐”,
因各地的差异,
自然还有一些其它的风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腊月二十五还有哪些习俗?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在我国旧俗中,老百姓认为腊月二十三是送走灶王爷述职的日子,那么玉帝听完灶王爷的汇报,在腊月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看一看人间老百姓所做的事情,是善是恶,是好是坏,并决定来年的福禄。所以呢老百姓每户人家都挂着玉帝驾到的画卷以祭祀,期望来年有好的福分,称为“接玉皇”。大家在这一天里起居,说话都要非常小心,争取好的表现,以让玉皇看到,能让他开心,来年交好运。
“腊月二十五,照田蚕”
在我国的江南一带,把腊月二十五这天称为“照田蚕、烧田蚕、烧田财”。大家将把长长的杆子绑上火把插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要是火把烧的很旺,预示着来年庆丰收,而有些地方,则是把这一活动定在了大年三十才举行。
“腊月二十五,赶乱岁”
在我国民间的习俗中,赶乱岁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种,大家认为在小年这一天把灶王爷送走后到除夕才迎回,其间在人间没有神灵的监督,百无禁忌,那么大家呢一般赶在这个时候举办婚嫁的较多,戏称为“赶乱岁”,而乱岁则是民众自发研究出来的一种调节社火节奏的习俗。
“腊月二十五,千灯节”
千灯节也叫明安珠勒节、祖鲁节、千佛灯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它是由佛教点灯仪式演变而来的宗教节日。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二十五,糊窗纸”
随着社会发展多数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传统,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总之人们祈福旺来年的心愿是一样的。腊月二十三祭了灶,腊月二十四扫完了房子之后的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就该糊窗户了。家家户户“糊窗户”可不光是为了“对付”诸位神仙,更多的,还是自己看着顺眼。谁不想在被修饰得焕然一新的环境里过新年啊!
腊月二十五,
还有一件大事要做,
“吃豆腐!抢头福!
豆腐的“腐”,
与幸福的“福”谐音,
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
因豆腐与“头富”音相似,
被寄予了新年要“富贵”的希望。
小朋友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
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
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
春节是“一元复始”的标志
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
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那么,腊月二十五为何要“推磨做豆腐”呢?
“吃豆腐渣”以表清苦与勤俭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时至今日,
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前“吃豆腐渣”的风俗。
究其原因还是当地的一种传说,
称“灶王”上天汇报后,
玉帝会下界查访,
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
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
瞒过玉皇的惩罚。
最传统的说法
有一个传说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所以之后的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豆腐、买豆腐,起居、言语都要谨慎,祈盼来年得福。
最有趣的典故
源自清代百姓对奸臣和珅的抗争。因为那个年代老百姓特别恨腐败,就想跟腐败做斗争。怎么办?于是就在这天要做豆腐。春节吃豆腐,谐音“斗腐”,就是跟腐败做斗争。如今,这种习俗传承下来,到腊月二十五,豆腐就成了备受青睐的食品。
最吉祥的寓意
豆腐的“腐”和富裕的“富”谐音,二十五磨了豆腐,祈愿来年的生活能过得富富余余。豆腐听起来像“都富”,家里团团圆圆吃豆腐,年味儿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却温馨美好。
腊月二十五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姓张,名叫张坚,生在正月初九。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老来无子,十分烦恼,於是邀集道士们举行祈祷活动。过了半年,依然膝下犹虚。有一天晚上,王后忽然梦见太上老君和诸多神明抱着一个赤色的婴儿从天而降。王后恳求老君赐给她这名婴儿。老君微笑应允,王后满心喜欢收下婴儿,醒来后便觉身怀有孕。一年以后,即丙午年的正月初九,孩子诞生,满室生光。这孩子就是后来的玉帝。
玉帝聪明善良,长大後仁爱慈悲,将宫中仓库中所存的财宝都发送给贫苦的民众。净德王死后,他继承王位,治理国家。不久把王位让给大臣,深居山中,虔心修行,经过一亿三千二百劫,成为玉皇大帝。另外,在北宋真宗年间,真宗伪造梦神的事件,封玉皇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天帝”,简称玉皇上帝、玉皇、玉帝。
在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玉帝会在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视察,看看人间善恶疾苦,然后根据所看得的情况来决定你来年的祸与福。所以,在过去,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祭祀祈福,以一颗虔诚的心来接待玉帝,希望自己来年能够有个好光景,因此,这天就被称为“接玉帝”。这一天的,所有人说话办事都小心谨慎,争取有个好表现给玉帝看,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其实,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
人们除了“磨豆腐”,
因各地的差异,
自然还有一些其它的风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腊月二十五还有哪些习俗?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在我国旧俗中,老百姓认为腊月二十三是送走灶王爷述职的日子,那么玉帝听完灶王爷的汇报,在腊月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看一看人间老百姓所做的事情,是善是恶,是好是坏,并决定来年的福禄。所以呢老百姓每户人家都挂着玉帝驾到的画卷以祭祀,期望来年有好的福分,称为“接玉皇”。大家在这一天里起居,说话都要非常小心,争取好的表现,以让玉皇看到,能让他开心,来年交好运。
“腊月二十五,照田蚕”
在我国的江南一带,把腊月二十五这天称为“照田蚕、烧田蚕、烧田财”。大家将把长长的杆子绑上火把插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要是火把烧的很旺,预示着来年庆丰收,而有些地方,则是把这一活动定在了大年三十才举行。
“腊月二十五,赶乱岁”
在我国民间的习俗中,赶乱岁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种,大家认为在小年这一天把灶王爷送走后到除夕才迎回,其间在人间没有神灵的监督,百无禁忌,那么大家呢一般赶在这个时候举办婚嫁的较多,戏称为“赶乱岁”,而乱岁则是民众自发研究出来的一种调节社火节奏的习俗。
“腊月二十五,千灯节”
千灯节也叫明安珠勒节、祖鲁节、千佛灯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它是由佛教点灯仪式演变而来的宗教节日。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二十五,糊窗纸”
随着社会发展多数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传统,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总之人们祈福旺来年的心愿是一样的。腊月二十三祭了灶,腊月二十四扫完了房子之后的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就该糊窗户了。家家户户“糊窗户”可不光是为了“对付”诸位神仙,更多的,还是自己看着顺眼。谁不想在被修饰得焕然一新的环境里过新年啊!
腊月二十五,
还有一件大事要做,
“吃豆腐!抢头福!
豆腐的“腐”,
与幸福的“福”谐音,
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
因豆腐与“头富”音相似,
被寄予了新年要“富贵”的希望。
小朋友们快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