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新媒体
    政务新媒体

    政务微信

    和林信访

    和林信访

  • 蒙古文版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乡村振兴局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智慧档案

和林格尔县档案馆关于公开征集白二爷沙坝治沙档案资料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3-06-09 18:13 来源:档案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和林格尔县为了治理浑河南岸、库布齐沙漠延伸到我县境内的12万多亩的流动沙丘,改善当地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组织了120多人的治沙专业队,由时任和林格尔县县长云福祥带队,一头扎进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开始了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激情岁月。经过四十多年的接续奋斗,终于制伏了“白二爷”这个沙魔,把荒漠变成了绿洲,让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和林格尔县带领人民群众在治沙过程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形成了“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实干担当、科学求实,绿色筑梦、久久为功”的白二爷沙坝精神,也为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精神基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和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白二爷沙坝精神,现面向各乡镇、各单位、治沙队员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有关治沙的档案资料,包括文件资料、图书音像资料、实物、奖状奖品、荣誉证书、口述资料、新闻宣传报道等。

一、征集方法

(一)捐赠。所有者本着自愿的原则,将档案史料无偿捐赠,和林格尔县档案馆颁发捐赠证书。

(二)复制。对于确有价值但所有者不愿捐赠的,在确保档案史料安全的基础上,经双方协商同意可采取复制的方式征集,和林格尔县档案馆颁发捐赠证书,双方商定利用的相关事宜。

二、征集程序

(一)征集线索。档案史料所有者或委托人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提供征集线索,或直接向和林格尔县档案馆申报提供实物。

(二)评估、评审。和林格尔县档案馆对征集线索进行评估、评审,符合要求的将联系协商进行征集。

(三)征集管理。和林格尔县档案馆对征集的档案史料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并颁发捐赠证书,对所有征集的档案史料进行详细登记、规范管理。

三、征集要求

征集对象须承诺所提供的档案史料或线索的真实性、合法性,若与第三方有法律纠纷等情况,和林格尔县档案馆不承担任何责任。提供的照片须清晰,尺寸不限,黑白、彩色均可,并附简要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说明等相关信息,同时说明照片是原件还是翻拍、扫描件。

四、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和林格尔县城关镇东一街北侧、县财政局院内(县档案馆办公楼)

邮政编码:011500

联系电话:0471-7191827

联  系 人:刘迷所  张来义(15848189769)

电子邮件:hlgedaj@163.com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长期有效。


和林格尔县档案馆

2023年6月9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保存 关闭
  • 中国政府网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
  • 呼市旗县区网站 呼市旗县区网站
    赛罕区 玉泉区 回民区 新城区 武川县 清水河县 托克托县 土默特左旗
  • 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党政机关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智慧档案
和林格尔县档案馆关于公开征集白二爷沙坝治沙档案资料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3-06-09 18:13来源:档案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和林格尔县为了治理浑河南岸、库布齐沙漠延伸到我县境内的12万多亩的流动沙丘,改善当地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组织了120多人的治沙专业队,由时任和林格尔县县长云福祥带队,一头扎进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开始了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激情岁月。经过四十多年的接续奋斗,终于制伏了“白二爷”这个沙魔,把荒漠变成了绿洲,让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和林格尔县带领人民群众在治沙过程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形成了“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实干担当、科学求实,绿色筑梦、久久为功”的白二爷沙坝精神,也为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精神基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和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白二爷沙坝精神,现面向各乡镇、各单位、治沙队员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有关治沙的档案资料,包括文件资料、图书音像资料、实物、奖状奖品、荣誉证书、口述资料、新闻宣传报道等。

一、征集方法

(一)捐赠。所有者本着自愿的原则,将档案史料无偿捐赠,和林格尔县档案馆颁发捐赠证书。

(二)复制。对于确有价值但所有者不愿捐赠的,在确保档案史料安全的基础上,经双方协商同意可采取复制的方式征集,和林格尔县档案馆颁发捐赠证书,双方商定利用的相关事宜。

二、征集程序

(一)征集线索。档案史料所有者或委托人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提供征集线索,或直接向和林格尔县档案馆申报提供实物。

(二)评估、评审。和林格尔县档案馆对征集线索进行评估、评审,符合要求的将联系协商进行征集。

(三)征集管理。和林格尔县档案馆对征集的档案史料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并颁发捐赠证书,对所有征集的档案史料进行详细登记、规范管理。

三、征集要求

征集对象须承诺所提供的档案史料或线索的真实性、合法性,若与第三方有法律纠纷等情况,和林格尔县档案馆不承担任何责任。提供的照片须清晰,尺寸不限,黑白、彩色均可,并附简要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说明等相关信息,同时说明照片是原件还是翻拍、扫描件。

四、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和林格尔县城关镇东一街北侧、县财政局院内(县档案馆办公楼)

邮政编码:011500

联系电话:0471-7191827

联  系 人:刘迷所  张来义(15848189769)

电子邮件:hlgedaj@163.com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长期有效。


和林格尔县档案馆

2023年6月9日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