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50123011702219p/2025-00006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发布机构 | 羊群沟乡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11-19 | 公文时效 |
2024年,羊群沟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坚定信念守初心,一心为民谋福祉,认真务实、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全乡经济社会呈现持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2024年工作工作总结
(一)我们栉风沐雨,增动力促增收,交出产业发展“高分答卷”。一是种植业发展持续向好。全乡粮食种植面积9.23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24万亩,玉米套种大豆面积约0.58万亩,大豆单产提升0.9万亩,旱地大豆0.66万亩,马铃薯0.4万亩,葵花0.79万亩,剩余的为其他小杂粮。参加县举办“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主题的丰收节活动,展销绿色优质产品,推广我乡土特产、特色农畜产品走向大众。二是畜牧产业发展良好。全乡肉羊存栏7.39万只,建立肉羊肉牛产业专业合作组织13个,百只以上养殖户95户,肉牛存栏2766头,5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16户。全力打造呼市地区纯种“湖羊”基地,现存栏基础母羊3300只。同时,选取4家养殖大户作为试点养殖敏盖绒山羊,通过系列举措,实现肉羊产值多点开花。三是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投资1800万元新建正大生猪养殖第四育肥场,单场存栏1.2万头。大唐和林格尔新能源100万千瓦风光项目85台风机已全部并网,投产容量50万千瓦。111个光伏单元全部并网,投产容量30万千瓦。
(二)我们朝夕不倦,夯基础聚合力,交出巩固成果“示范答卷”。一是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巩固。2024年,共纳入监测户35户68人,均建立有针对性结对帮扶措施,风险消除13户26人。设置公益性岗位63个,共计发放35.62万元。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为75户群众发放2825只鸡,户均财政资金补助1866元。为62户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员发放生猪代养收益资金,共计9.92万元。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重点实施五间房、三十号、石咀子村2000亩坡耕地改造项目,对3个行政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个行政村耕地开展测土配方工作,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条件。充分发挥山丘区小杂粮种植优势,依托泥合子村粮油加工厂,力促杂粮产业做出特色、做出成效。三是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各党支部牵头,加大对“三资清理”力度,全面摸清村集体名下闲置资产并充分盘活利用,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2个超50万元,4个超2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到42.3万元以上,同比增长29.8%,让“沉睡”的“资产”真正变为“增收”的“活水”。
(三)我们尽心竭力,惠民生增福祉,交出群众满意“暖心答卷”。一是惠农政策精准落实。向549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临时救助3户3人;低保在享857户1419人,其中城乡低保4户6人,农村低保 853户1413人;特困供养70人。为全乡660户群众发放1195.6吨“暖心煤”,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二是民生工程深入人心。对25户群众危房进行改造,发放改造补助资金38.1万元。完成884户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监测摸排工作,并全部上报审核通过,录入专用系统网。投资53万元新打4眼机电井,有效解决125户231人,5400余只牲畜人畜饮水问题。7月30日,和羊好红色公路完工并通车,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三是人居环境整治整体提升。羊群沟乡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联合市监所等部门对主街商铺门前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50余次,签订门前环境卫生“五包”责任书40余份。投资120万对三个村主要道路两侧破损人行道及道牙进行重新铺设,改建花廊桥1.3公里,对5个村庄不合理垃圾倾倒点进行重新选址,对2个村及乡村振兴路两侧进行绿化,栽植各类树木1400余株,村庄整体美化效果逐步提升。
(四)我们争先创优,抓治理提成效,交出生态人文“靓丽答卷”。一是禁牧休牧行动效果明显。先后召开禁牧休牧工作会议5次、下发各类宣传材料500余份、各类宣传活动30多次,出动综合执法工作人员和护林员170人次,清理外来养殖户21户,牲畜1096万(头)只,提高农民自觉舍饲圈养的意识,引导群众从被动禁牧向主动禁牧转变。二是积极推进林长制、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进林长制,8名林长精准发力、65名护林员履职尽责,累计巡林417次。发现病虫害7起,及时制止6起毁林、草复耕非法现象,起到源头保护效果。16名河长、34名巡河员定期开展巡河工作,累计开展巡河552次,出动机械63台次,清理河道垃圾、乱堆乱放等110余吨,河流两岸生态明显好转。三是高质量推进“三北”六期工程建设。完成灌木退化林修复、乔木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综合治理项目4.23万亩任务。在白其口村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树坑、水平整地全部结束,水土保持防护体系逐步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五)我们全力以赴,防风险护稳定,交出社会治理“平安答卷”。一是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针对“九小”场所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生产、用电、消防、房屋安全等领域“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专项检查在建工地21次25家、经营类商户29次10家,发现安全隐患13处,已全部整改完成。建立9支防火(防汛)救援队,配齐应急保障物资和装备,开展防山洪应急救援演练。二是解决信访矛盾化解。畅通和规范各族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扎实推行信访代办制,摸排矛盾纠纷41起,调处38起,调处率92.7%;全面推行“接诉即办”,建立了《挂销账诉求动态台账》,共受理群众诉求465件,解决办理诉求450件,办结率达96.8%,综合成绩排名全县前列。三是做好综合执法排查治理。2024年执法队日常监督巡查50余次,街道乱摆乱放环境卫生整治20余次,口头责令改正违法行为15次,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起,监督拌合站整改恢复2家,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整改12处,设施农用地备案现场核查9次。林地草原各类违法图版47个,目前已整改40个,其他违法图版积极推进中。复耕复种图斑核查监督整改18个。四是共筑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将贯彻工作主线写入羊群沟乡“三定”规定,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6次,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2次,邀请县委党校讲师宣讲2次。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设置“红石榴”之家9个,开展各类“五微”活动90余次。
(六)我们率先垂范,转作风促勤政,交出政府效能“满意答卷”。一是推进基层减负落实。认真落实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和基层减负工作,确定乡级职责事项清单143项,村级正面清单8项、负面清单20项。通过党委督查、支部自查等方式开展4轮专项检查,先后摘除146块牌匾。清理“一事多群”和“僵尸群”30余个,合并工作群40余个。二是全面深化基层各项“微改革”。将县委巡察、督导检查反馈问题和上年度县委书记点评问题,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改革重点,开展“微改革”10项,形成了《羊群沟乡“四议两公开”议事目录》《羊群沟乡村级“三务公开”工作制度》等一批制度。三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入手,不断完善机关考勤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财经管理等规章制度,坚持执行重点工作调度,有力开展效能督查。四是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年公开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类信息180余条,认真落实“三务公开”一栏、一群、一函工作机制,寄送公开信件610余封。紧扣民生领域,深化惠农、教育、就业、社会救助等民生领域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此外,国防动员、民兵整组等工作有了新成绩,完成了人大之家、民兵活动室、职工之家等场所规范化建设,统计、档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成绩来之不易,问题不容忽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道路交通瓶颈问题突出。通往南部山区主要道路损坏严重,极大影响群众出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乡村建设仍比较落后。近年来,虽然通过加大投入,但村容村貌仍然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少数干部履职尽责有所欠缺。有的干部精神状态不佳、责任担当不够,政府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以解决。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夯实筑牢基层基础,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羊群沟发展新篇章。
(一)抢前抓早,做好基础建设“大文章”。一是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土地治理,进行坡耕地改造,计划在5个自然村建设高标准农田6200亩。在圪洞坪、白其口村平整土地3400亩、实施节水灌溉600亩。对大湾、五间房村1800亩盐碱地实施改造。配合县交通运输局完成和羊蒋(X015县道)羊群沟村至泥合子村段翻新维护,以及新店子镇至五良太乡公路涉及我辖区征拆工作,确保道路按时竣工。二是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结合禁牧休牧政策,逐步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一村一品”项目资金、养殖业农牧科级示范基地扶持资金,积极引进国内优质羊种“敏盖绒山羊”,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打造示范带动样板。利用2025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推进白其口村470KW、大湾村520.65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产生收益约50万元。三是培育壮大文旅产业。以张云峰烈士牺牲地遗址周边资源优势为依托,将闲置校舍重新装修盘活,打造集多功能会议室及餐厅为一体的接待场所,为广大参观学习的游客提供便利就餐休息条件,全年累计可接待游客120余批次。借助全县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有利契机,积极鼓励推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利用白音陶海湿地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变资产”,村集体经济可实现年入账约12万元。
(二)多措并举,实现农村环境“大变样”。一是大力创建示范村。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工作思路,加大“宜居乡村”建设力度,升级打造羊群沟村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开展。二是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积极做好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畜禽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清理整治等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水平。三是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真执行《禁牧休牧条例》,强化沿浑河两岸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切实抓好白音陶海湿地管护,巩固提升“党群同心林”“企业林”“民族林”等造林绿化成果,让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羊群沟乡最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
(三)以人为本,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一是认真搞好社会事业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努力实现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应保尽保。不断扩大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全覆盖。积极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二是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底线思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巩固期内无新增、返贫人口。持续做好脱贫户的入户摸排和政策宣教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挖掘和扩大现有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带动能力,鼓励脱贫户开展庭院种植养殖,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持续带动脱贫户稳增收。三是持续优化社会保障。推动农村低保政策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效衔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兜底政策,确保易返贫致贫户应纳尽纳,做到“及时发现,精准干预、精准帮扶”,杜绝“体外循环”现象发生。
(四)加强建设,提高诚信政府发展“新动能”。一是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强作风和能力建设,严肃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健全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和督查问责机制。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以及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做到清正廉洁执政。二是加强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公正文明执法。加强“三务公开”信息公开,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乡人大监督,高度重视群众和媒体监督,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正确运行。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让信息、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索 引 号 | 11150123011702219p/2025-00006 |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发布机构 | 羊群沟乡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11-19 |
公文时效 |
2024年,羊群沟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坚定信念守初心,一心为民谋福祉,认真务实、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全乡经济社会呈现持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2024年工作工作总结
(一)我们栉风沐雨,增动力促增收,交出产业发展“高分答卷”。一是种植业发展持续向好。全乡粮食种植面积9.23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24万亩,玉米套种大豆面积约0.58万亩,大豆单产提升0.9万亩,旱地大豆0.66万亩,马铃薯0.4万亩,葵花0.79万亩,剩余的为其他小杂粮。参加县举办“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主题的丰收节活动,展销绿色优质产品,推广我乡土特产、特色农畜产品走向大众。二是畜牧产业发展良好。全乡肉羊存栏7.39万只,建立肉羊肉牛产业专业合作组织13个,百只以上养殖户95户,肉牛存栏2766头,5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16户。全力打造呼市地区纯种“湖羊”基地,现存栏基础母羊3300只。同时,选取4家养殖大户作为试点养殖敏盖绒山羊,通过系列举措,实现肉羊产值多点开花。三是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投资1800万元新建正大生猪养殖第四育肥场,单场存栏1.2万头。大唐和林格尔新能源100万千瓦风光项目85台风机已全部并网,投产容量50万千瓦。111个光伏单元全部并网,投产容量30万千瓦。
(二)我们朝夕不倦,夯基础聚合力,交出巩固成果“示范答卷”。一是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巩固。2024年,共纳入监测户35户68人,均建立有针对性结对帮扶措施,风险消除13户26人。设置公益性岗位63个,共计发放35.62万元。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为75户群众发放2825只鸡,户均财政资金补助1866元。为62户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员发放生猪代养收益资金,共计9.92万元。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重点实施五间房、三十号、石咀子村2000亩坡耕地改造项目,对3个行政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个行政村耕地开展测土配方工作,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条件。充分发挥山丘区小杂粮种植优势,依托泥合子村粮油加工厂,力促杂粮产业做出特色、做出成效。三是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各党支部牵头,加大对“三资清理”力度,全面摸清村集体名下闲置资产并充分盘活利用,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2个超50万元,4个超2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到42.3万元以上,同比增长29.8%,让“沉睡”的“资产”真正变为“增收”的“活水”。
(三)我们尽心竭力,惠民生增福祉,交出群众满意“暖心答卷”。一是惠农政策精准落实。向549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临时救助3户3人;低保在享857户1419人,其中城乡低保4户6人,农村低保 853户1413人;特困供养70人。为全乡660户群众发放1195.6吨“暖心煤”,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二是民生工程深入人心。对25户群众危房进行改造,发放改造补助资金38.1万元。完成884户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监测摸排工作,并全部上报审核通过,录入专用系统网。投资53万元新打4眼机电井,有效解决125户231人,5400余只牲畜人畜饮水问题。7月30日,和羊好红色公路完工并通车,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三是人居环境整治整体提升。羊群沟乡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联合市监所等部门对主街商铺门前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50余次,签订门前环境卫生“五包”责任书40余份。投资120万对三个村主要道路两侧破损人行道及道牙进行重新铺设,改建花廊桥1.3公里,对5个村庄不合理垃圾倾倒点进行重新选址,对2个村及乡村振兴路两侧进行绿化,栽植各类树木1400余株,村庄整体美化效果逐步提升。
(四)我们争先创优,抓治理提成效,交出生态人文“靓丽答卷”。一是禁牧休牧行动效果明显。先后召开禁牧休牧工作会议5次、下发各类宣传材料500余份、各类宣传活动30多次,出动综合执法工作人员和护林员170人次,清理外来养殖户21户,牲畜1096万(头)只,提高农民自觉舍饲圈养的意识,引导群众从被动禁牧向主动禁牧转变。二是积极推进林长制、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进林长制,8名林长精准发力、65名护林员履职尽责,累计巡林417次。发现病虫害7起,及时制止6起毁林、草复耕非法现象,起到源头保护效果。16名河长、34名巡河员定期开展巡河工作,累计开展巡河552次,出动机械63台次,清理河道垃圾、乱堆乱放等110余吨,河流两岸生态明显好转。三是高质量推进“三北”六期工程建设。完成灌木退化林修复、乔木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综合治理项目4.23万亩任务。在白其口村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树坑、水平整地全部结束,水土保持防护体系逐步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五)我们全力以赴,防风险护稳定,交出社会治理“平安答卷”。一是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针对“九小”场所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生产、用电、消防、房屋安全等领域“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专项检查在建工地21次25家、经营类商户29次10家,发现安全隐患13处,已全部整改完成。建立9支防火(防汛)救援队,配齐应急保障物资和装备,开展防山洪应急救援演练。二是解决信访矛盾化解。畅通和规范各族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扎实推行信访代办制,摸排矛盾纠纷41起,调处38起,调处率92.7%;全面推行“接诉即办”,建立了《挂销账诉求动态台账》,共受理群众诉求465件,解决办理诉求450件,办结率达96.8%,综合成绩排名全县前列。三是做好综合执法排查治理。2024年执法队日常监督巡查50余次,街道乱摆乱放环境卫生整治20余次,口头责令改正违法行为15次,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起,监督拌合站整改恢复2家,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整改12处,设施农用地备案现场核查9次。林地草原各类违法图版47个,目前已整改40个,其他违法图版积极推进中。复耕复种图斑核查监督整改18个。四是共筑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将贯彻工作主线写入羊群沟乡“三定”规定,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6次,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2次,邀请县委党校讲师宣讲2次。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设置“红石榴”之家9个,开展各类“五微”活动90余次。
(六)我们率先垂范,转作风促勤政,交出政府效能“满意答卷”。一是推进基层减负落实。认真落实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和基层减负工作,确定乡级职责事项清单143项,村级正面清单8项、负面清单20项。通过党委督查、支部自查等方式开展4轮专项检查,先后摘除146块牌匾。清理“一事多群”和“僵尸群”30余个,合并工作群40余个。二是全面深化基层各项“微改革”。将县委巡察、督导检查反馈问题和上年度县委书记点评问题,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改革重点,开展“微改革”10项,形成了《羊群沟乡“四议两公开”议事目录》《羊群沟乡村级“三务公开”工作制度》等一批制度。三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入手,不断完善机关考勤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财经管理等规章制度,坚持执行重点工作调度,有力开展效能督查。四是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年公开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类信息180余条,认真落实“三务公开”一栏、一群、一函工作机制,寄送公开信件610余封。紧扣民生领域,深化惠农、教育、就业、社会救助等民生领域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此外,国防动员、民兵整组等工作有了新成绩,完成了人大之家、民兵活动室、职工之家等场所规范化建设,统计、档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成绩来之不易,问题不容忽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道路交通瓶颈问题突出。通往南部山区主要道路损坏严重,极大影响群众出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乡村建设仍比较落后。近年来,虽然通过加大投入,但村容村貌仍然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少数干部履职尽责有所欠缺。有的干部精神状态不佳、责任担当不够,政府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以解决。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夯实筑牢基层基础,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羊群沟发展新篇章。
(一)抢前抓早,做好基础建设“大文章”。一是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土地治理,进行坡耕地改造,计划在5个自然村建设高标准农田6200亩。在圪洞坪、白其口村平整土地3400亩、实施节水灌溉600亩。对大湾、五间房村1800亩盐碱地实施改造。配合县交通运输局完成和羊蒋(X015县道)羊群沟村至泥合子村段翻新维护,以及新店子镇至五良太乡公路涉及我辖区征拆工作,确保道路按时竣工。二是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结合禁牧休牧政策,逐步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一村一品”项目资金、养殖业农牧科级示范基地扶持资金,积极引进国内优质羊种“敏盖绒山羊”,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打造示范带动样板。利用2025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推进白其口村470KW、大湾村520.65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产生收益约50万元。三是培育壮大文旅产业。以张云峰烈士牺牲地遗址周边资源优势为依托,将闲置校舍重新装修盘活,打造集多功能会议室及餐厅为一体的接待场所,为广大参观学习的游客提供便利就餐休息条件,全年累计可接待游客120余批次。借助全县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有利契机,积极鼓励推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利用白音陶海湿地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变资产”,村集体经济可实现年入账约12万元。
(二)多措并举,实现农村环境“大变样”。一是大力创建示范村。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工作思路,加大“宜居乡村”建设力度,升级打造羊群沟村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开展。二是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积极做好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畜禽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清理整治等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水平。三是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真执行《禁牧休牧条例》,强化沿浑河两岸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切实抓好白音陶海湿地管护,巩固提升“党群同心林”“企业林”“民族林”等造林绿化成果,让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羊群沟乡最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
(三)以人为本,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一是认真搞好社会事业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努力实现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应保尽保。不断扩大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全覆盖。积极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二是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底线思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巩固期内无新增、返贫人口。持续做好脱贫户的入户摸排和政策宣教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挖掘和扩大现有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带动能力,鼓励脱贫户开展庭院种植养殖,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持续带动脱贫户稳增收。三是持续优化社会保障。推动农村低保政策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效衔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兜底政策,确保易返贫致贫户应纳尽纳,做到“及时发现,精准干预、精准帮扶”,杜绝“体外循环”现象发生。
(四)加强建设,提高诚信政府发展“新动能”。一是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强作风和能力建设,严肃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健全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和督查问责机制。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以及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做到清正廉洁执政。二是加强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公正文明执法。加强“三务公开”信息公开,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乡人大监督,高度重视群众和媒体监督,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正确运行。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让信息、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