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新媒体
    政务新媒体

    政务微信

    和林信访

    和林信访

  • 蒙古文版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和林 > 旅游和林 > 民俗风情

【国家级非遗】剪下春秋 纸上乾坤

发布时间:2019-02-14 18:25 来源:和林格尔县融媒体中心 
  和林格尔剪纸,被学界誉为“草原之花”“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林格尔剪纸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走在和林格尔县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运用和林格尔剪纸元素打造的特色文化景观,让人感受着剪纸里的动人故事和古老民俗,勾起人们久违的乡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冀。
  记者在和林格尔剪纸传习所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精雅的剪纸作品,其中百岁剪纸大师张花女老人创作的剪纸《蒙人进城》格外引人注目。作品只有巴掌大小,刻画的是旧时一位蒙古族老牧人进城购物的场景,表达了丰富生动的历史人文风情,让人不禁为大师的妙剪情思而赞叹;另一幅装裱精美的剪纸《暖帐情深》也给观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中国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建珺的原创精品,作品展现了农牧民开展家庭旅游而奔小康过程中的生活场景,生动而传神。在传习所,和林格尔剪纸传承人们正在为从香港慕名而来的一批大中小学生培训剪纸。段建珺高兴地为学员做蒙古马剪纸的现场示范,只见剪走纸飞,不到五分钟,一匹红彤彤的雄健绝美的蒙古马便跃然成形,赢得三十多名香港学员的热烈掌声,“太美了”“真是不可思议”, 啧啧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随着国家实施的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入开展,段建珺也把剪纸带到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通过和林格尔剪纸深刻认知内蒙古美丽的风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美妙的中国人文传统。
  和林格尔剪纸所展示的绝妙人文风景是近年来该县在剪纸抢救、保护、传承上持续不断努力开展工作的丰硕成果。在面临传承消亡的窘境中,1998年7月,和林格尔县成立了旨在抢救、挖掘和保护和林格尔剪纸艺术的组织——和林格尔剪纸学会,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旗县剪纸专门组织,从此开始了和林格尔剪纸文化事业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多年来,学会深入田野山乡,积极开展对民间剪纸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硕果累累。2003年3月,和林格尔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7年,和林格尔剪纸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和林格尔剪纸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10月,和林格尔剪纸联合其他国家级剪纸项目打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0年6月,和林格尔剪纸被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组委会(北京)评为全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2014年,和林格尔县连续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18年5月,和林格尔剪纸技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在新形势下,和林格尔剪纸文化事业在以抢救、保护、传承为核心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条健康、科学的剪纸传播之路。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保存 关闭
  • 中国政府网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
  • 呼市旗县区网站 呼市旗县区网站
    赛罕区 玉泉区 回民区 新城区 武川县 清水河县 托克托县 土默特左旗
  • 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党政机关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和林 > 旅游和林 > 民俗风情
【国家级非遗】剪下春秋 纸上乾坤
发布时间:2019-02-14 18:25来源:和林格尔县融媒体中心
  和林格尔剪纸,被学界誉为“草原之花”“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林格尔剪纸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走在和林格尔县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运用和林格尔剪纸元素打造的特色文化景观,让人感受着剪纸里的动人故事和古老民俗,勾起人们久违的乡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冀。
  记者在和林格尔剪纸传习所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精雅的剪纸作品,其中百岁剪纸大师张花女老人创作的剪纸《蒙人进城》格外引人注目。作品只有巴掌大小,刻画的是旧时一位蒙古族老牧人进城购物的场景,表达了丰富生动的历史人文风情,让人不禁为大师的妙剪情思而赞叹;另一幅装裱精美的剪纸《暖帐情深》也给观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中国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建珺的原创精品,作品展现了农牧民开展家庭旅游而奔小康过程中的生活场景,生动而传神。在传习所,和林格尔剪纸传承人们正在为从香港慕名而来的一批大中小学生培训剪纸。段建珺高兴地为学员做蒙古马剪纸的现场示范,只见剪走纸飞,不到五分钟,一匹红彤彤的雄健绝美的蒙古马便跃然成形,赢得三十多名香港学员的热烈掌声,“太美了”“真是不可思议”, 啧啧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随着国家实施的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入开展,段建珺也把剪纸带到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通过和林格尔剪纸深刻认知内蒙古美丽的风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美妙的中国人文传统。
  和林格尔剪纸所展示的绝妙人文风景是近年来该县在剪纸抢救、保护、传承上持续不断努力开展工作的丰硕成果。在面临传承消亡的窘境中,1998年7月,和林格尔县成立了旨在抢救、挖掘和保护和林格尔剪纸艺术的组织——和林格尔剪纸学会,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旗县剪纸专门组织,从此开始了和林格尔剪纸文化事业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多年来,学会深入田野山乡,积极开展对民间剪纸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硕果累累。2003年3月,和林格尔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7年,和林格尔剪纸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和林格尔剪纸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10月,和林格尔剪纸联合其他国家级剪纸项目打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0年6月,和林格尔剪纸被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组委会(北京)评为全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2014年,和林格尔县连续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18年5月,和林格尔剪纸技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在新形势下,和林格尔剪纸文化事业在以抢救、保护、传承为核心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条健康、科学的剪纸传播之路。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