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新媒体
    政务新媒体

    政务微信

    和林信访

    和林信访

  • 蒙古文版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台格斗村:解锁“三宜”乡村振兴标杆密码

发布时间:2025-06-19 16:05 来源:融媒体中心 

站在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口的百年古杏树下,村民董大爷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脸上满是笑容:“以前,我们守着这片杏林却不知道怎么利用。现在通过举办杏花节,不仅让更多人知道了台格斗村,还让我们的农产品有了销路,收入也增加了不少。”董大爷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台格斗村从昔日“三大难”困境中破茧成蝶的壮阔历程。

台格斗村曾长期被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所困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村民昔日出行的真实写照。

改变始于对基础设施的完善。村里新建深井,铺设管网,让自来水实现户户通;全面硬化公路和小巷,告别泥泞;卫生室、文化室、杏园步道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为提升人居环境,村内还成立了专门的人居环境领导小组,统筹志愿者和保洁员队伍,创新设置“红灰黑”榜,巧用“随手拍”激励村民参与。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用来发展庭院经济,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村民收入。新建公共水冲厕所4座,改造农户水冲厕所103户、旱厕27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0%。

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宅基地闲置、人口外流等问题,台格斗村集体对闲置资源空间分布进行深入分析,统一规划,分类整合,探索出多种盘活利用模式。在保障村民权益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引导拆除超占面积房屋、收回无人继承房产,结合“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全面摸清家底,为盘活闲置土地奠定基础。

如今,盘活的土地焕发了新生机。村集体鼓励农户发展第三产业,目前已建成农家乐7家、民宿3家。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闲置土地变身为产业空间,村集体资产实现增加值1500万元。引入企业力量,通过“村企合作”构建文旅基础场景,累计投资2000万元,建成乡土人才培育中心、乡村图书馆、7间样板间、17间窑洞民宿、28间学堂民宿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台格斗村依托村里2000多棵百年古杏树,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与林果经济。连续举办9届杏花节、5届采摘节,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旅游收入达300万元。2023年,成功申请林果种植基地项目,利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建设200亩基地,由内蒙古智天然现代农场有限公司经营。特色农产品电商也风生水起,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土鸡蛋、胡麻油等,年销售额超100万元,带动200余户村民增收。

此外,台格斗村深入挖掘红色“富矿”。近3年,大力推进红色旅游设施升级,相继建成中小学生研学和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红色地道、农耕文化博物馆、知青窑洞。其精心打造的微缩版“长征”红色研学项目,模拟2.5公里长征路,成为核心亮点。这些设施面向政府、学校、企业等团体开展团建、红色研学、拓展活动,年接待游客高达20万人次,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文旅基础场景。

台格斗村乡村振兴实践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近3年村集体资产显著增值,2024年村企共建营收达12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40万元。最令人振奋的是村民收入的提高: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前的约2000元,跃升至如今的22000元,其中旅游产业贡献了30%。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为村庄赢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从饱受“三大难”困扰的革命老区,到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乡村振兴标杆,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以“基础设施+产业+文化”的系统思维,解锁了资源盘活、生态增值、红色引领、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密码。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保存 关闭
  • 中国政府网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
  • 呼市旗县区网站 呼市旗县区网站
    赛罕区 玉泉区 回民区 新城区 武川县 清水河县 托克托县 土默特左旗
  • 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党政机关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台格斗村:解锁“三宜”乡村振兴标杆密码
发布时间:2025-06-19 16:05来源:融媒体中心

站在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口的百年古杏树下,村民董大爷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脸上满是笑容:“以前,我们守着这片杏林却不知道怎么利用。现在通过举办杏花节,不仅让更多人知道了台格斗村,还让我们的农产品有了销路,收入也增加了不少。”董大爷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台格斗村从昔日“三大难”困境中破茧成蝶的壮阔历程。

台格斗村曾长期被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所困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村民昔日出行的真实写照。

改变始于对基础设施的完善。村里新建深井,铺设管网,让自来水实现户户通;全面硬化公路和小巷,告别泥泞;卫生室、文化室、杏园步道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为提升人居环境,村内还成立了专门的人居环境领导小组,统筹志愿者和保洁员队伍,创新设置“红灰黑”榜,巧用“随手拍”激励村民参与。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用来发展庭院经济,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村民收入。新建公共水冲厕所4座,改造农户水冲厕所103户、旱厕27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0%。

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宅基地闲置、人口外流等问题,台格斗村集体对闲置资源空间分布进行深入分析,统一规划,分类整合,探索出多种盘活利用模式。在保障村民权益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引导拆除超占面积房屋、收回无人继承房产,结合“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全面摸清家底,为盘活闲置土地奠定基础。

如今,盘活的土地焕发了新生机。村集体鼓励农户发展第三产业,目前已建成农家乐7家、民宿3家。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闲置土地变身为产业空间,村集体资产实现增加值1500万元。引入企业力量,通过“村企合作”构建文旅基础场景,累计投资2000万元,建成乡土人才培育中心、乡村图书馆、7间样板间、17间窑洞民宿、28间学堂民宿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台格斗村依托村里2000多棵百年古杏树,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与林果经济。连续举办9届杏花节、5届采摘节,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旅游收入达300万元。2023年,成功申请林果种植基地项目,利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建设200亩基地,由内蒙古智天然现代农场有限公司经营。特色农产品电商也风生水起,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土鸡蛋、胡麻油等,年销售额超100万元,带动200余户村民增收。

此外,台格斗村深入挖掘红色“富矿”。近3年,大力推进红色旅游设施升级,相继建成中小学生研学和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红色地道、农耕文化博物馆、知青窑洞。其精心打造的微缩版“长征”红色研学项目,模拟2.5公里长征路,成为核心亮点。这些设施面向政府、学校、企业等团体开展团建、红色研学、拓展活动,年接待游客高达20万人次,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文旅基础场景。

台格斗村乡村振兴实践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近3年村集体资产显著增值,2024年村企共建营收达12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40万元。最令人振奋的是村民收入的提高: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前的约2000元,跃升至如今的22000元,其中旅游产业贡献了30%。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为村庄赢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从饱受“三大难”困扰的革命老区,到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乡村振兴标杆,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以“基础设施+产业+文化”的系统思维,解锁了资源盘活、生态增值、红色引领、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密码。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