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新媒体
    政务新媒体

    政务微信

    和林信访

    和林信访

  • 蒙古文版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1115012301170293XF/2023-0016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3-11-10 公文时效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和林格尔县贯彻落实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训班精神的
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11-23 14:58  

各乡镇、盛乐北街街道办筹备组,县各相关单位:

现将《和林格尔县贯彻落实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训班精神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尽快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1月10日


和林格尔县贯彻落实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训班精神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训班精神,切实抓好我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把握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内涵要求,围绕创建目标任务,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示范带动,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小康,进而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目标任务

按照农业农村部提出“五个聚焦”的创建任务要求,完善我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顶层设计,发挥优势,以科技助推强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强化措施落实,力争用3年时间,示范推进1个乡镇、9个行政村的创建工作,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

三、分年度实施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安排

(一)县级层面主抓

结合和林格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和乡村建设行动,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引领振兴乡村产业、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治四化”和睦乡村五大建设工程为重点,围绕农牧产业、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提升、生态旅游文化、组织人才培养、安全饮水保障、社会治理巩固七个方面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计划总投资379144万元,落实工程项目77个。资金来源为:整合中央财政投入资金37914万元,占总投资的10%;整合地方资金75829万元,占总投资的20%;实施主体自筹资金265401万元,占总投资的70%。

分年度投资计划及占总投资比例:2023年计划投资185862万元,占总投资49.02%,2024年投资134965万元,占总投资35.6%,2025年投资58317万元,占总投资15.38%。

1.2023年重点项目

2023年,优化调整乡村产业发展布局,以全产业链开发为主线,推进乳制品加工、流通、销售、科研项目开发落地。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建设:

(1)重点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奶产业链项目:正缘农牧业二、三、四期生态牧场建设、奶牛养殖基地改造提升、乳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平台、荷斯坦奶牛育种创新项目;草产业链项目:优质苜蓿草基地建设、饲草基地改造提升、饲草植物加工、饲草现代化加工示范;肉产业链项目: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养殖、正大食品有限公司百万头生猪养殖综合预处理中心、盛乐镇喇嘛湾村生猪养殖、巧什营忽通兔村高端肉牛养殖;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服务类项目:智慧实验室、农牧业大数据中心、草-奶产品检疫检查体系、盛乐镇大林坝村双孢菇深加工、盛乐镇北倒拉板村速冻食品、羊群沟乡泥合子村电商沙棘微加工厂、台格斗村林果基地、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新型村集体经济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2)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实施盛乐镇市政管网连接线一期工程、大红城乡小缸房村水神庙安置点提水灌溉工程、新店子镇新店子村盐碱地改造、新店子镇生活污水处理、新店子镇新店子村人居环境提升、段家园村到恒温库道路硬化、和林格尔县第二小学新建教学楼、盛乐园区卫生院、和林格尔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城关镇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工程、清洁取暖燃煤散烧综合整治等项目。

(3)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工程。包含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全民健身中心、台格斗村“长征”微缩版红色研学旅游、低值低效林改造、沙棘改造、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等。

(4)交通设施提升工程。包含各乡镇道路提升工程。

(5)安全饮水工程。包含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

2.2024年重点项目

2024年,加快农业产业链拓展,推进各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互补、协同合作、融合创新,以提升乡村产业品牌为抓手,建成一支以多元化农业经营合作组织为主力军的乡村产业发展核心力量;逐步完善乡村人才引育政策,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实现引进人、用好人、留住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建设,丰富乡村文化展示元素,全域树立“文化和林”形象;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与修复,逐步平衡农村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生;利用“互联网+治理体系”平台,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加快提升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打造自治区“数字乡村”先行示范县。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建设:

(1)产业项目建设。奶产业链项目:正缘农牧业二、三、四期生态牧场、奶牛养殖基地改造提升、乳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奶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项目、奶山羊规模化养殖基地;草产业链项目:优质苜蓿草基地、饲草基地改造提升、饲草植物加工厂、饲草现代化加工示范、饲草加工基地;肉产业链项目: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养殖、巧什营高端肉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服务类项目:内蒙古派驰产地收储加工集配中心、智慧实验室、农牧业大数据中心、奶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饲草料加工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2)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盛乐镇台基营村集体土地改造、城关镇二道河村小型农田水利以工代赈项目、县第一中学高中部新建教学楼、第四小学新建功能教室,盛乐园区卫生院、和林格尔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等项目。

(3)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工程。黄河流域宝贝河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白二爷沙坝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低值低效林改造、草原改良、退化林修复、好来沟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淤地坝除险加固、马铃薯渣资源化利用及酵母培养生产项目等。

(4)交通设施提升工程项目,包含各乡镇道路提升工程。

(5)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包含舍必崖乡打墙沟水厂新建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应急供水工程、忽通兔水厂扩建工程、东营子水厂扩建、西厂村人畜饮水工程、2024年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等。

(6)组织人才培养和社会治理巩固,乡村人才培训项目,未成年人保护及为老服务中心、流浪乞讨救助站、盛乐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霞光敬老院旧楼维修改造等。

3.2025年重点项目

2025年,以多元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模式;优化乡村人才结构,形成动态供需对应的乡村人才智力支撑;完善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全域统筹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规划设计引领、实施建设保障,推进乡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支部带头人作用,形成支部引领、全民动员的乡村建设发展新局面;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建设:

(1)产业项目建设。奶产业链项目:正缘农牧业二、三、四期生态牧场、奶牛养殖基地改造提升、乳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奶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项目、奶牛牧场资源化利用项目;草产业链项目:饲草加工基地、优质苜蓿草基地、饲草基地改造提升、饲草现代化加工示范;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服务类项目:智慧实验室、农牧业大数据中心、草-奶产品检疫检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2)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包含盛乐镇市政管网连接线一期工程。

(3)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工程,包含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全民健身中心、黄河流域宝贝河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白二爷沙坝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等。

(4)交通设施提升工程,包含各乡镇道路提升工程。

(5)安全饮水工程,包含2025年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

(二)乡镇级层面完成

配合落实“千万工程”,加快完成1个示范乡、9个不同产业类型的示范村的规划和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示范乡、示范村主导产业建设目标是:

1.抓好一个示范乡建设。舍必崖示范乡建设,重点发挥玉米种植优势,聚焦乡村振兴,依托现有的项目、业态和技术,高质量打造数字农业产业园,建设集丰产丰收、美丽田园、绿色生态、智能智慧为一体的“三生融合”示范样板区。

2.九个示范村建设。

(1)舍必崖乡小甲赖村资源变资产村企合作示范。依托正缘公司集中流转农民土地,让农民成为股东,同时可以成为产业工人。

(2)盛乐镇台基营村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示范。通过企业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苜蓿草产业和乡村综合治理。

(3)盛乐北街街道办事处台格斗村红色旅游产业助推村级经济发展振兴示范,打造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中小学研学基地、电子商务基地等。

(4)巧什营镇忽通兔村农牧产业化基地建设引领村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振兴示范。通过打造高端肉牛、肉猪养殖基地建设,实现集约化、现代化、智能化生产。

(5)大红城乡白其夭村旅游助推产业发展和村容村貌综合治理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打造乡村旅游、村容村貌治理体系。

(6)新店子镇胶泥湾田园综合体建设乡村生态旅游振兴示范。通过呼和浩特市塞外桃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乡村旅游为主的田园综合体建设。

(7)黑老夭乡窝铺村村企合作产业链带动农户创收发展振兴示范。通过打造村民土地集中流转,与华欧淀粉工业股份公司进行“村企合作”建设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带动农民增收。

(8)城关镇石咀子湖生态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示范。通过打造石咀子湖“穿越西口”数字体验馆、石咀子村童梦乐园、石咀子村生态园建设,带动和林格尔县旅游发展。

(9)羊群沟乡羊群沟村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打造村容村貌治理示范体系。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乡村振兴局,办公室主任由王支元同志兼任;成立七个专项工作推进组,以农牧局牵头的产业振兴工作推进组;以林草局、生态环境分局牵头的生态振兴工作推进组;以县委组织部牵头的组织振兴工作推进组;以县委宣传部牵头的文化振兴工作推进组;县委组织部牵头的人才振兴工作推进组,以县乡村振兴局牵头的巩固衔接工作推进组,以县委宣传部、农牧局牵头的宣传动员工作推进组。各推进组将按照总体规划,明确各自职责,同步推进。各乡镇、村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抓好本辖区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多部门共同协商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共同研究农业发展和项目开发建设的重大事项,做好投资和政策的衔接工作。

(二)制定和完善工作规划,细化任务,抓好措施落实,实行挂图作战。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2023-2025年)》,并通过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落实相关项目,多次进行修改完善,报国家评审。各承担项目实施单位主动担当,确定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提前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各示范乡、示范村制定具体规划和设计方案,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步推进示范创建工作。

(三)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双轮”驱动。密切农企双方利益联结关系,创新合作方式,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采取农民入股和反租倒包等形式,进行统一规模化经营,走订单农业和智慧农业之路,带动农民共同受益;建立“资金互助型”助贷模式,充分发挥金融资本放大和政策叠加效应;积极推行金融互助和期货增值等利益分配模式,在企业、合作社、农民之间建立稳定资金链,快速推动产业链发展,打造多方共赢发展格局。

(四)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县级配套投入,搞好社会化服务。强化政策保障,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科技、人才等政策,加强全县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加大对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足额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通过投资参股经营、贷款贴息、有偿投入、竞争立项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完善优化财政资金投入,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先建后补等方式,鼓励新型主体通过以奖代补、拍卖产权的形式参与示范县创建工作。强化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以情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渠道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促进本地优势产业加快形成。疏通与银行、风险投资、股权基金、投资公司等金融部门合作渠道,在贷款、融资、担保、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大量资金加入,聚集各类要素,吸引更多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参与示范县创建工作。

(五)集聚资源要素,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绩效。

制定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明确具体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用以规范项目建设主体行为,激发示范县创建的积极性与热情。将示范县创建工作列入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强化督促检查,加速推进。将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技术集成、农户带动、管理服务等示范县评价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科学设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程序以及奖惩制度。遵循“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完善制度,依法管理、强化监督,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项目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形成责任明确、监管有力、协调高效的管理机制,确保示范县创建工作能够有力有序、扎实高效推进。

(六)加强宣传,积累经验,引领示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模式,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和打造更多特色品牌,强化突出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示范带动作用。策划开展和林格尔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现场推介会、旅游推介会等专场推介,利用报纸、网络、电视、手机、APP等媒体,对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重要性、上级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各项创建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激发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示范县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示范县创建工作进展及成效的宣传工作力度,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吸纳更多企业主体参与,形成全社会支持示范县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年度实施计划表.doc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件下载
打印 关闭

政策解读

  • 中国政府网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
  • 呼市旗县区网站 呼市旗县区网站
    赛罕区 玉泉区 回民区 新城区 武川县 清水河县 托克托县 土默特左旗
  • 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党政机关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1115012301170293XF/2023-0016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3-11-10
公文时效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和林格尔县贯彻落实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训班精神的
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1-23 14:58

各乡镇、盛乐北街街道办筹备组,县各相关单位:

现将《和林格尔县贯彻落实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训班精神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尽快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1月10日


和林格尔县贯彻落实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训班精神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培训班精神,切实抓好我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把握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内涵要求,围绕创建目标任务,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示范带动,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小康,进而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目标任务

按照农业农村部提出“五个聚焦”的创建任务要求,完善我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顶层设计,发挥优势,以科技助推强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强化措施落实,力争用3年时间,示范推进1个乡镇、9个行政村的创建工作,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

三、分年度实施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安排

(一)县级层面主抓

结合和林格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和乡村建设行动,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引领振兴乡村产业、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治四化”和睦乡村五大建设工程为重点,围绕农牧产业、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提升、生态旅游文化、组织人才培养、安全饮水保障、社会治理巩固七个方面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计划总投资379144万元,落实工程项目77个。资金来源为:整合中央财政投入资金37914万元,占总投资的10%;整合地方资金75829万元,占总投资的20%;实施主体自筹资金265401万元,占总投资的70%。

分年度投资计划及占总投资比例:2023年计划投资185862万元,占总投资49.02%,2024年投资134965万元,占总投资35.6%,2025年投资58317万元,占总投资15.38%。

1.2023年重点项目

2023年,优化调整乡村产业发展布局,以全产业链开发为主线,推进乳制品加工、流通、销售、科研项目开发落地。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建设:

(1)重点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奶产业链项目:正缘农牧业二、三、四期生态牧场建设、奶牛养殖基地改造提升、乳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平台、荷斯坦奶牛育种创新项目;草产业链项目:优质苜蓿草基地建设、饲草基地改造提升、饲草植物加工、饲草现代化加工示范;肉产业链项目: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养殖、正大食品有限公司百万头生猪养殖综合预处理中心、盛乐镇喇嘛湾村生猪养殖、巧什营忽通兔村高端肉牛养殖;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服务类项目:智慧实验室、农牧业大数据中心、草-奶产品检疫检查体系、盛乐镇大林坝村双孢菇深加工、盛乐镇北倒拉板村速冻食品、羊群沟乡泥合子村电商沙棘微加工厂、台格斗村林果基地、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新型村集体经济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2)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实施盛乐镇市政管网连接线一期工程、大红城乡小缸房村水神庙安置点提水灌溉工程、新店子镇新店子村盐碱地改造、新店子镇生活污水处理、新店子镇新店子村人居环境提升、段家园村到恒温库道路硬化、和林格尔县第二小学新建教学楼、盛乐园区卫生院、和林格尔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城关镇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工程、清洁取暖燃煤散烧综合整治等项目。

(3)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工程。包含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全民健身中心、台格斗村“长征”微缩版红色研学旅游、低值低效林改造、沙棘改造、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等。

(4)交通设施提升工程。包含各乡镇道路提升工程。

(5)安全饮水工程。包含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

2.2024年重点项目

2024年,加快农业产业链拓展,推进各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互补、协同合作、融合创新,以提升乡村产业品牌为抓手,建成一支以多元化农业经营合作组织为主力军的乡村产业发展核心力量;逐步完善乡村人才引育政策,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实现引进人、用好人、留住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建设,丰富乡村文化展示元素,全域树立“文化和林”形象;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与修复,逐步平衡农村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生;利用“互联网+治理体系”平台,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加快提升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打造自治区“数字乡村”先行示范县。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建设:

(1)产业项目建设。奶产业链项目:正缘农牧业二、三、四期生态牧场、奶牛养殖基地改造提升、乳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奶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项目、奶山羊规模化养殖基地;草产业链项目:优质苜蓿草基地、饲草基地改造提升、饲草植物加工厂、饲草现代化加工示范、饲草加工基地;肉产业链项目: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养殖、巧什营高端肉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服务类项目:内蒙古派驰产地收储加工集配中心、智慧实验室、农牧业大数据中心、奶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饲草料加工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2)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盛乐镇台基营村集体土地改造、城关镇二道河村小型农田水利以工代赈项目、县第一中学高中部新建教学楼、第四小学新建功能教室,盛乐园区卫生院、和林格尔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等项目。

(3)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工程。黄河流域宝贝河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白二爷沙坝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低值低效林改造、草原改良、退化林修复、好来沟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淤地坝除险加固、马铃薯渣资源化利用及酵母培养生产项目等。

(4)交通设施提升工程项目,包含各乡镇道路提升工程。

(5)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包含舍必崖乡打墙沟水厂新建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应急供水工程、忽通兔水厂扩建工程、东营子水厂扩建、西厂村人畜饮水工程、2024年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等。

(6)组织人才培养和社会治理巩固,乡村人才培训项目,未成年人保护及为老服务中心、流浪乞讨救助站、盛乐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霞光敬老院旧楼维修改造等。

3.2025年重点项目

2025年,以多元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模式;优化乡村人才结构,形成动态供需对应的乡村人才智力支撑;完善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全域统筹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规划设计引领、实施建设保障,推进乡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支部带头人作用,形成支部引领、全民动员的乡村建设发展新局面;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建设:

(1)产业项目建设。奶产业链项目:正缘农牧业二、三、四期生态牧场、奶牛养殖基地改造提升、乳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奶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项目、奶牛牧场资源化利用项目;草产业链项目:饲草加工基地、优质苜蓿草基地、饲草基地改造提升、饲草现代化加工示范;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服务类项目:智慧实验室、农牧业大数据中心、草-奶产品检疫检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2)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包含盛乐镇市政管网连接线一期工程。

(3)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工程,包含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全民健身中心、黄河流域宝贝河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白二爷沙坝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等。

(4)交通设施提升工程,包含各乡镇道路提升工程。

(5)安全饮水工程,包含2025年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

(二)乡镇级层面完成

配合落实“千万工程”,加快完成1个示范乡、9个不同产业类型的示范村的规划和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示范乡、示范村主导产业建设目标是:

1.抓好一个示范乡建设。舍必崖示范乡建设,重点发挥玉米种植优势,聚焦乡村振兴,依托现有的项目、业态和技术,高质量打造数字农业产业园,建设集丰产丰收、美丽田园、绿色生态、智能智慧为一体的“三生融合”示范样板区。

2.九个示范村建设。

(1)舍必崖乡小甲赖村资源变资产村企合作示范。依托正缘公司集中流转农民土地,让农民成为股东,同时可以成为产业工人。

(2)盛乐镇台基营村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示范。通过企业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苜蓿草产业和乡村综合治理。

(3)盛乐北街街道办事处台格斗村红色旅游产业助推村级经济发展振兴示范,打造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中小学研学基地、电子商务基地等。

(4)巧什营镇忽通兔村农牧产业化基地建设引领村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振兴示范。通过打造高端肉牛、肉猪养殖基地建设,实现集约化、现代化、智能化生产。

(5)大红城乡白其夭村旅游助推产业发展和村容村貌综合治理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打造乡村旅游、村容村貌治理体系。

(6)新店子镇胶泥湾田园综合体建设乡村生态旅游振兴示范。通过呼和浩特市塞外桃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乡村旅游为主的田园综合体建设。

(7)黑老夭乡窝铺村村企合作产业链带动农户创收发展振兴示范。通过打造村民土地集中流转,与华欧淀粉工业股份公司进行“村企合作”建设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带动农民增收。

(8)城关镇石咀子湖生态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示范。通过打造石咀子湖“穿越西口”数字体验馆、石咀子村童梦乐园、石咀子村生态园建设,带动和林格尔县旅游发展。

(9)羊群沟乡羊群沟村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打造村容村貌治理示范体系。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乡村振兴局,办公室主任由王支元同志兼任;成立七个专项工作推进组,以农牧局牵头的产业振兴工作推进组;以林草局、生态环境分局牵头的生态振兴工作推进组;以县委组织部牵头的组织振兴工作推进组;以县委宣传部牵头的文化振兴工作推进组;县委组织部牵头的人才振兴工作推进组,以县乡村振兴局牵头的巩固衔接工作推进组,以县委宣传部、农牧局牵头的宣传动员工作推进组。各推进组将按照总体规划,明确各自职责,同步推进。各乡镇、村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抓好本辖区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多部门共同协商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共同研究农业发展和项目开发建设的重大事项,做好投资和政策的衔接工作。

(二)制定和完善工作规划,细化任务,抓好措施落实,实行挂图作战。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2023-2025年)》,并通过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落实相关项目,多次进行修改完善,报国家评审。各承担项目实施单位主动担当,确定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提前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各示范乡、示范村制定具体规划和设计方案,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步推进示范创建工作。

(三)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双轮”驱动。密切农企双方利益联结关系,创新合作方式,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采取农民入股和反租倒包等形式,进行统一规模化经营,走订单农业和智慧农业之路,带动农民共同受益;建立“资金互助型”助贷模式,充分发挥金融资本放大和政策叠加效应;积极推行金融互助和期货增值等利益分配模式,在企业、合作社、农民之间建立稳定资金链,快速推动产业链发展,打造多方共赢发展格局。

(四)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县级配套投入,搞好社会化服务。强化政策保障,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科技、人才等政策,加强全县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加大对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足额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通过投资参股经营、贷款贴息、有偿投入、竞争立项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完善优化财政资金投入,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先建后补等方式,鼓励新型主体通过以奖代补、拍卖产权的形式参与示范县创建工作。强化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以情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渠道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促进本地优势产业加快形成。疏通与银行、风险投资、股权基金、投资公司等金融部门合作渠道,在贷款、融资、担保、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大量资金加入,聚集各类要素,吸引更多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参与示范县创建工作。

(五)集聚资源要素,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绩效。

制定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明确具体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用以规范项目建设主体行为,激发示范县创建的积极性与热情。将示范县创建工作列入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强化督促检查,加速推进。将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技术集成、农户带动、管理服务等示范县评价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科学设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程序以及奖惩制度。遵循“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完善制度,依法管理、强化监督,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项目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形成责任明确、监管有力、协调高效的管理机制,确保示范县创建工作能够有力有序、扎实高效推进。

(六)加强宣传,积累经验,引领示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模式,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和打造更多特色品牌,强化突出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示范带动作用。策划开展和林格尔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现场推介会、旅游推介会等专场推介,利用报纸、网络、电视、手机、APP等媒体,对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重要性、上级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各项创建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激发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示范县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示范县创建工作进展及成效的宣传工作力度,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吸纳更多企业主体参与,形成全社会支持示范县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文件下载

政策解读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