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新媒体
    政务新媒体

    政务微信

    和林信访

    和林信访

  • 蒙古文版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和林 > 旅游和林 > 民俗风情

公喇嘛二月二

发布时间:2017-03-11 16:08 来源: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公喇嘛行政村是和林格尔县盛乐镇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呼和浩特市与和林格尔县城之间,地势平坦,土地富饶。该地属蒙、汉族共居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和林格尔富裕之地。

         农历二月初二,是在我国流行十分广泛的传统节日之一。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所以“二月二”被看作是龙的节日,称作“龙抬头”节、青龙节。   

         “二月二”是当地劳动人民遵循这一古老节日风俗,形成的一套当地特有的过节习俗。此风俗历史悠久,从明末清初至今,当地人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公喇嘛“二月二”与龙有关的应节民俗主要有“引龙”。“二月二”这天清晨,村民们早早起来,将钱币投于茶壶中,在水井中汲上水,边走边倾倒,到家后则将茶壶中剩余的水和钱币撒倾倒在贮水瓮中,名曰‘引钱龙’。其用意是把“龙”当作吉祥物引入宅室,以达到祈福求财的目的。“引龙”活动表现出人们对龙的崇敬和信仰。

        “二月二”的习俗中把食品名称都要加上“龙”字。早晨吃饺子叫安龙眼,中午吃猪排骨头叫“打龙腰”,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花饼称“撕龙皮”,晚上吃面条、粉汤称“挑龙衣”,面条和馄饨一起煮叫“龙拿珠”。把食品与龙组合在一起,增强了食物的神圣感和神秘感,尽管把龙的头、尾、须、耳、皮等撕之、食之,大有不敬之嫌,却也使节日增加了龙的色彩。这种食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内容更加丰富了。

届时在庙里还要敬龙牌及各路神仙,并且唱大戏、逛九曲、垒旺火,家家户户请亲待客、邀朋会友,共享“二月二”盛会的欢乐,一同祈求“龙王爷”保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流露出人们对龙的无限崇敬和虔诚的信仰。

该地有一个不成文的老规矩,就是在“二月二”这天,嫁出去的姑娘必须回到娘家,住上一段时间,啥也不用做,吃吃喝喝,尽可能的放松心情,快快乐乐地过好节。可能是龙王爷也觉得旧时姑娘们太辛苦,想让她们休息一下吧。 

 

        据当地老辈人讲,上古时候,天上住着一公一母两只凤凰,它们的爪子上都得了一种泡病,往下掉渣。在每年二月二傍晚的时候,它们都要飞往东方,正好路过公喇嘛。当地人怕凤凰爪子上的渣掉到院子里影响一年的运程,所以入夜的时候,村民们家家户户都要将院子里垒好的旺火点燃、希望凤凰避开公喇嘛这个风水宝地,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公喇嘛“二月二”古老的民俗节庆形式有所弱化,比如祖辈流传下来的两条纸龙已经丢失,而扎纸龙的方法也已失传,许多蕴含民俗文化的传统习俗亟待我们加强保护。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保存 关闭
  • 中国政府网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
  • 呼市旗县区网站 呼市旗县区网站
    赛罕区 玉泉区 回民区 新城区 武川县 清水河县 托克托县 土默特左旗
  • 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党政机关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和林 > 旅游和林 > 民俗风情
公喇嘛二月二
发布时间:2017-03-11 16:08来源: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公喇嘛行政村是和林格尔县盛乐镇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呼和浩特市与和林格尔县城之间,地势平坦,土地富饶。该地属蒙、汉族共居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和林格尔富裕之地。

         农历二月初二,是在我国流行十分广泛的传统节日之一。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所以“二月二”被看作是龙的节日,称作“龙抬头”节、青龙节。   

         “二月二”是当地劳动人民遵循这一古老节日风俗,形成的一套当地特有的过节习俗。此风俗历史悠久,从明末清初至今,当地人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公喇嘛“二月二”与龙有关的应节民俗主要有“引龙”。“二月二”这天清晨,村民们早早起来,将钱币投于茶壶中,在水井中汲上水,边走边倾倒,到家后则将茶壶中剩余的水和钱币撒倾倒在贮水瓮中,名曰‘引钱龙’。其用意是把“龙”当作吉祥物引入宅室,以达到祈福求财的目的。“引龙”活动表现出人们对龙的崇敬和信仰。

        “二月二”的习俗中把食品名称都要加上“龙”字。早晨吃饺子叫安龙眼,中午吃猪排骨头叫“打龙腰”,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花饼称“撕龙皮”,晚上吃面条、粉汤称“挑龙衣”,面条和馄饨一起煮叫“龙拿珠”。把食品与龙组合在一起,增强了食物的神圣感和神秘感,尽管把龙的头、尾、须、耳、皮等撕之、食之,大有不敬之嫌,却也使节日增加了龙的色彩。这种食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内容更加丰富了。

届时在庙里还要敬龙牌及各路神仙,并且唱大戏、逛九曲、垒旺火,家家户户请亲待客、邀朋会友,共享“二月二”盛会的欢乐,一同祈求“龙王爷”保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流露出人们对龙的无限崇敬和虔诚的信仰。

该地有一个不成文的老规矩,就是在“二月二”这天,嫁出去的姑娘必须回到娘家,住上一段时间,啥也不用做,吃吃喝喝,尽可能的放松心情,快快乐乐地过好节。可能是龙王爷也觉得旧时姑娘们太辛苦,想让她们休息一下吧。 

 

        据当地老辈人讲,上古时候,天上住着一公一母两只凤凰,它们的爪子上都得了一种泡病,往下掉渣。在每年二月二傍晚的时候,它们都要飞往东方,正好路过公喇嘛。当地人怕凤凰爪子上的渣掉到院子里影响一年的运程,所以入夜的时候,村民们家家户户都要将院子里垒好的旺火点燃、希望凤凰避开公喇嘛这个风水宝地,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公喇嘛“二月二”古老的民俗节庆形式有所弱化,比如祖辈流传下来的两条纸龙已经丢失,而扎纸龙的方法也已失传,许多蕴含民俗文化的传统习俗亟待我们加强保护。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