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 政务新媒体
    政务新媒体

    政务微信

    和林信访

    和林信访

  • 蒙古文版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和林 > 旅游和林 > 民俗风情

撂份子

发布时间:2017-03-11 16:26 来源: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撂份子”是流传于和林格尔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唱腔,它是由民间社火的活动基础上发展而来。发展于清朝中期,基本成形于清末,分布地区主要在和林格尔县以西十五公里的下喇嘛盖村及周边的各个乡镇,和林格尔的山区也有流传。和林格尔“撂份子”是呼和浩特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撂份子”是一种不同于爬山调和二人台的一种民间文艺品种,它是人人均可参与的秧歌曲子的演唱。基本无定词、无定曲,只有鼓乐伴唱,没有丝弦或管乐配器。是以表演为主,使用一种唱腔形式,似唱似说,浅显易懂。在音乐风格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鼓点”和“唱曲”。“鼓点”既是套路,又是音乐曲牌,有不同音阶。曲子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词曲朴实上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的内容一般为人物、典故、时令花草及大实话、农村生活为主。

   “撂份子”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早期反映人民疾苦,期盼美好生活,后期反映广大农民的风土人情,描绘农村美好生活等,从风格上讲,其唱腔浑厚粗犷,似说似唱,似叙似述,地方气息浓郁,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独特文化表演艺术形式。

    近几年,下喇嘛盖村的撂份子表演队伍多次参加和林县的春节、元宵节文艺表演,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完美的展示了原生态的民间艺术。

   撂份子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但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这项表演没有长期性的展示平台,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时代精品,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生存空间逐渐萎缩。年轻一代大多对其不了解、不熟悉,所以有待于我们大力加强保护和传承。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保存 关闭
  • 中国政府网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
  • 呼市旗县区网站 呼市旗县区网站
    赛罕区 玉泉区 回民区 新城区 武川县 清水河县 托克托县 土默特左旗
  • 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党政机关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网站支持IPv6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积分统计查询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 登录/注册
  • 蒙古文版
  • 退出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本站
  • 本站
  • 平台
  • 网站首页
  • 走进和林
  • 要闻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和林 > 旅游和林 > 民俗风情
撂份子
发布时间:2017-03-11 16:26来源: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

    “撂份子”是流传于和林格尔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唱腔,它是由民间社火的活动基础上发展而来。发展于清朝中期,基本成形于清末,分布地区主要在和林格尔县以西十五公里的下喇嘛盖村及周边的各个乡镇,和林格尔的山区也有流传。和林格尔“撂份子”是呼和浩特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撂份子”是一种不同于爬山调和二人台的一种民间文艺品种,它是人人均可参与的秧歌曲子的演唱。基本无定词、无定曲,只有鼓乐伴唱,没有丝弦或管乐配器。是以表演为主,使用一种唱腔形式,似唱似说,浅显易懂。在音乐风格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鼓点”和“唱曲”。“鼓点”既是套路,又是音乐曲牌,有不同音阶。曲子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词曲朴实上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的内容一般为人物、典故、时令花草及大实话、农村生活为主。

   “撂份子”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早期反映人民疾苦,期盼美好生活,后期反映广大农民的风土人情,描绘农村美好生活等,从风格上讲,其唱腔浑厚粗犷,似说似唱,似叙似述,地方气息浓郁,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独特文化表演艺术形式。

    近几年,下喇嘛盖村的撂份子表演队伍多次参加和林县的春节、元宵节文艺表演,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完美的展示了原生态的民间艺术。

   撂份子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但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这项表演没有长期性的展示平台,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时代精品,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生存空间逐渐萎缩。年轻一代大多对其不了解、不熟悉,所以有待于我们大力加强保护和传承。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30002 联系电话:0471-7192805
  • 蒙ICP备16006134号-1 蒙公网安备15012302000166号
  •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新民街北2号

网站支持IPv6